当前位置:首页 > 福清频道 > 福清艺术家之窗 > 最新动态 > 正文

陈枫:浅谈工笔画的“意”

2015-04-15 15:17:36  来源:东南网福清频道  责任编辑:陈瑜辉  

工笔画有没有“意”?工笔画的“意”是什么?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提高工笔画绘画技能,创作优秀的工笔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就工笔画的“意”谈几点肤浅看法。

一、“意”存在于工笔画之中

人们常常认为:工笔画就是工整的、笔运到、笔笔有交代象楷书一样的画。也就是所谓的画得细、画得像的画。写意画要体现意境、体现笔墨趣味,而工笔画则要见功底,要造型准确、刻画细腻。写意画可以极概括的抓住对象的神韵,就能形神兼备,充分体现“意”。工笔画因细致描写、层层晕染而容易产生呆滞的效果。这些说法都强调了工笔画的求工、求细、求真,虽然反映了对工笔画的要求,但却忽略了工笔画也存在“意”的本质问题。笔者认为写意画与工笔画的表象、形式、手段上的差异,并不能反映本质上的差别,无论是写意画还工笔画,都是从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写意性和意的传递。意存在于工笔画这中。

“意”是什么?在绘画实践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意”相连属的词:如意味、意趣、意存笔先、笔断意连、画尽意在,等等。这些词汇,概括起来表明“意”指的是作画者的思想、感情、意念。所谓的“意”,就是通过对物象的塑造刻画所表达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幅意境的画,就是画家以笔墨为载体,诉诸与物象,是其“画外有画”,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这种意是中国画具有的本质和内涵。在中国画的意笔和工笔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中都蕴含了“意”的丰富内容。从绘画理论发展上看,中国绘画有关传神、气韵的理论是在晋、唐时期工笔人物画空前兴盛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如果没有丰富的工笔画实践,就不可能产生传神、气韵的理论。从绘画作品来看,许多古代工笔画都十分重视“意”。两宋时期的画家,非常注重外形的刻画,认为绘画以“有形”和“再现”为目的。审美观念是“画像、画生动、就是神品”。代表人物是画圣吴道子。他以娴熟的技巧,准确而生动的把握了人物外部造型,达到“存形”式绘画的高峰。又如宋人李迪的《鸡雏待饲图》,通过对幼雏蓬松的幼毛惟妙惟肖的刻画,把幼雏盼望得到美食的形态生动的表现出来了,展现了画家酷爱新生命的高尚情操。还有佚名的《出水芙蓉图》,作者以柔和的色调、饱满的水分、细柔的花脉,刻画了一支夏日盛开、饱润着露水的荷花。向人们展示了亭亭玉立、娇柔挺健的女性美。可见,“意”存在于工笔画之中。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他与写意画在表现手法、技法、审美特性和意的表达上具有迥然不同的特点。写意画的诗情画意在于笔墨的情趣韵味。画水墨山水,以摸造其骨,讲究画墨的气韵生动。通过不同的墨象变化,表达不同的感觉、情绪、情趣。因此,笔墨是塑造画面神韵和气韵的载体。而工笔画的“意”是通过线条的疏密,流动,节奏表现出来。顾恺之用笔是紧劲联绵、循环超忽。从而达到全神气的艺术境界,被人称为线条组织的艺术大师。工笔画的每根线条如同一个文字,有了好的立意,就通过优美的线条表现出来,犹如作诗,有了好的意境,通过优美词句表达出来。在工笔画中,线条组织得好、疏密参差、流动起伏,就能产生音乐般的节奏感。再工笔画中,要尽量避免工细呆滞,才能自然的表达画的意境。吴道子得力于书法,用笔自然遒劲,每一笔都显示出生气,发挥出十倍的作用。因此,在工笔画中要注意线条本身的艺术魅力,运用线的运动感觉和力量,才能充分地表达“意”。


二、“意”是工笔画的灵魂

美学家王朝闻认为:画家的境界有多高,其画内的容量就有多大。一幅优秀的工笔画必然有其优美的灵魂—“意”。在画家的眼里,无论是人物,还是大自然中的其他任何事物,都是有血有肉、千姿百态的。他们以现实生活中听人和自然界的鱼虫花草、飞禽走兽为载体,以线条、色彩为手段,融化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从而形成了一幅幅具有生命力和审美情趣的优秀作品。如果他们只是把作品画得真、画得像,毫无感情的注入,其作品势必成为没有灵魂的科学挂图,标本图解,没有任何审美价值。作为自然界中的花与鸟等,并不具有“神”和“情”的属性,只有画家将自己的精神情感倾注于这些花鸟草虫的形象之中,通过对形象细致的刻画、描写,把画家赋予的精神力量、美感情操表现出来,才能使这些作品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也只有当画家富裕人和物以高尚的情感倾注于这些花鸟草虫上午形像之中,通过对形象细致的刻画、描写,把画家赋予的精神力量、美感情操表现出来,才能使这些作品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也只有当画家赋予人和物以高尚的情感时才能使人们对作品感动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惊奇,从而具有激动人的意境、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即产生所谓的艺术感染力。为什么同是鱼虫、同是鸟兽,不同的画家却能画出不同情感的作品,核心和碑就是画家赋予了作品不同的意,不同的灵魂。

三、“意“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认识是否正确的检验标准。这一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原理同样适用于工笔画艺术之中。工笔画作品是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的画家头脑中的反映,是画家在生活实践基础中,通过绘画实践活动产生出来的。工笔画的“意“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这里,所说的实践,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一是作者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的实践。没有生活实践。艺术创作就会失去源泉,没有生活诊据的创作就是元米之炊、无源之水。因此,不断深入生活实践是丰富画家想象力和审美趣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二是作者实际创作工笔画的反复实践。画家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学习传统技法,不断地摸索用笔的方法、表现技巧、提高自己的工笔画功底,才能创造出富有意境的伤口哑。明代大画家陈老莲,闭门数十天临摹南宋石刻麟七十二第子像。通过从不象不象和从象到不象的反复实践,从临摹中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形态。

现代工笔画的上展,也是一个侧面说明了“意“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改革开放的不断上展,使西方的物质文明、科技文化、艺术思想不断传入我国,带来了人们的观念、意识、审美情趣的变化,同时,开阔了画家的视野。他们重新认识中国画的长短,大胆地吸收西画的造型方法、色彩理论以及表现手段,丰富和上展了重彩工笔画的表现技法,集中表现为三种类型:1、现代写实型,这一类型沿袭唐宋工笔重彩传统,以线条造型和渲染着色为主,由于画家掌握了本方写实型方法,提练出的线条造型更准确,更符合人的结构关系,更好的发挥了工笔刻画入微的优点,从而使这一类型的工笔重彩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有很强的现代生活气息。2、现代装饰型,现代画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从传统壁画和优秀民间美术中吸取营养,创造出既有现代感又有民族性的装饰特点的现代装饰型工笔重彩画。他们注重画面构成因素和线条以及色彩的装饰性,表现现代人物题材,使工笔画重新得到了创新。3、中西兼融型,这类画家注重传统工笔画重彩技法的改造,同时,在造型观念、色彩色调的运用以及构图、透视等方面融合了西画的方法,更好地营造了抒情意境,使工笔画的”意“更好地表达出来。

直接或间接的生活实践是开成画家新颖、独特的艺术构思、意境的雄厚基础。“意”只有在不断深入、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得到升华。画家广阔生活实践的陶冶中,以他独有的文化素养、审美个性来观察和感受现代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就能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当今社会的轨迹,升华感受、提炼形象,创作出更蕴涵深广、意境丰富的工笔画作品来。(福清市元洪青少年宫 陈枫)

频道公告 更多>>

名家名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