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清频道> 要闻> 正文

硋灶中心小学:培养新生代 鼓舞传承人

fq.fjsen.com  2017-04-06 08:13:28  郭成辉 来源:福清侨乡报  我来说两句

硋灶中心小学,位于福清市南大门新厝镇辖区。该校在响应福清市委、市政府“教育强市”发展战略中,重视体育艺术工作,深入挖掘新厝镇民间传统文化,将新厝镇省级非遗名录“伡鼓舞”引进课堂,并形成办学特色,培养出新一代“伡鼓舞”传承人才,成为福清教育界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2014年,为传承和发扬新厝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学校决定将伡鼓舞作为乡村少年宫特有课程引入课堂。”硋灶中心小学校长陈禧告诉记者。

恰逢有个班级在操练“伡鼓舞”,记者便随同陈禧前往观看。记者看到,伡鼓舞表演时,由二人推车和一名鼓手组成的伡鼓殿后压阵,击节指挥。操场上30多名“钹手”、“锣手”组成队列,在鼓点引导下,拨动双钹敲击铜锣组成曼妙浑厚的旋律,4个手擎彩色宝盖凉伞者,根据鼓声在队伍中来回穿梭,她们“呼风唤雨”形成“千军万马”的声威(如右图)。

演练中,随着铿锵的鼓点,伞手、锣手、钹手、鼓手,“各自为战”,繁而不乱。舞姿翩翩的学生们在主旋律的指挥下,舞出各种矫健的动作。期间,一会儿呈圆形,一会儿呈正方形,一会儿组成“太极”状,一会儿排成长条形。队列变化多端,花样层出不穷。随着雷动的鼓声,铿锵的锣钹,豪迈的舞步在操场上倾情演绎。那恢弘的旋律,不仅在校园上空回荡,还通过学生们的课间演练,传递到千家万户。

据介绍,坐落在硋灶村的硋灶中心小学,创办于1912年,背倚朱熹曾结庐讲学的草堂山,面朝无垠而波澜不惊的兴化湾,福泉古驿道和福厦高速路绕村而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令硋灶中心小学人文共山水同辉,从这里走出了不少能人志士。

“如今,民间传统文化又将在硋灶中心小学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决心将其打造成为福清教育界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陈禧说,“新厝镇伡鼓舞传承至今,原本只有各村中老妇人才会。现如今我们把这一技艺引入到校园中来,让学生们去学习和传承。逢年过节时各村都有表演伡鼓舞,学生们耳濡目染,所以学习时兴致高,不但学得快,表演的花式花样还更具生机与活力。”

现在每周一下午,硋灶中心小学都将“伡鼓舞”作为校本课程在全校进行推广学习。“学校本没有教师会伡鼓舞技术,我们就请外面村里常年展演的农妇给学校当老师,再由教师学会后教给学生们。”校总辅导员翁智敬告诉记者,在传承学习民间传统“伡鼓舞”的同时,学校的教师还结合现代音乐和舞蹈形式,在“伡鼓舞”中加入新的动作元素和编队方式,使之更具有观赏性,也更有益于学生增强体魄。如今,无论是本地元宵佳节等各种传统节日,还是在全福清开展的民俗文化节中,硋灶中心小学的“伡鼓舞”已经崭露头角。硋灶中心小学新生代伡鼓队已经走出校园,走出新厝镇,走进福清民俗文化节的大舞台,备受教育界关注。

据悉,“伡鼓舞”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其之所以得以广为流传,除了以敬神和自娱的方式求得一方安泰,还在于它的民族情结。民间传说“伡鼓舞”流行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据称,明嘉靖年间的倭寇之患,是伡鼓产生的最初原由。当时戚继光将军率兵从浙入闽,曾经驻扎福清,还赶赴兴化府平倭。由于兵力分散追剿残倭,戚将军邀民间壮勇负鼓擎旗参战,以疑惑敌兵。时鼓声如雷,喊声震天,使残匪吓破了胆而束手就擒。于是,当地人从此爱上了具有战鼓之威风的伡鼓,并且传承至今,在各个民间节日里表演。

新厝镇有16个行政村,其中的14个村有28支伡鼓队,而新厝村一个村就拥有4支伡鼓队。全镇服务于伡鼓队的队员人数高达1500多人。新厝镇伡鼓队的频繁表演活动,也为该镇赢得诸多荣誉,如:2002年该镇大澳村伡鼓队曾经获省第二届鼓乐队比赛铜牌,2003年获福州市第九届文艺百花奖民间文艺比赛银奖;2007年,新厝伡鼓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份和5月份,新厝村伡鼓队分别被《福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拍摄成专题片予以报道;2008年新厝镇获福建省“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并被文化部授予“伡鼓艺术之乡”荣誉。

陈禧告诉记者,学校下一步准备将新厝镇入列福州级非遗名录的“做上元弄五兽习俗”搬进校园加以传承。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缺少一栋可以让学生们遮风挡雨的训练礼堂。“希望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多多关注福清为数不多的非遗名录,多多支持校园设施建设。”陈禧说。

 

  • 责任编辑:卢家辉     标签:福清 体育 艺术 建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