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清频道 > 社会民生 > 正文

宏路街道积极探索“微党校”工作新机制

2023-02-24 16:39:27 作者:陈诗雨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林雨轩   我来说两句

教师引经据典、学生各抒己见……一幕幕精彩的党课场景在宏路街道各村步道、公园、党群服务中心上演,一声声激昂的话语从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传出。这是宏路街道创新开展村(社区)党课的场景。

为适应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要求,去年以来,宏路街道整合优势资源,以街道党校为主体,扩充20条党员教育“触角”,打造“一中心分带多基层‘微党校’”。那么,党校“如何讲?”“谁来讲?”“讲什么?”宏路街道创新课堂新模式给出了答案。

如何讲?

开启田间步道“土话”新模式

“我觉得这段话应该可以这么理解,大家觉得怎么样?”在宏路街道田园步道“微党校”中,周店村的党员们正在自发交流讨论。

这样在家门口就能上党课,用“福清话”讲党课的新模式,是宏路街道的“创新成果”。

“之前,我们上党课都是到街道集中学习。不仅距离远,内容也比较生硬。现在,每个村都有‘微课堂’,在家门口就能上党课。不仅方便我们出行,还能根据自己村的实际情况开设特色课程。”周店村党员老陈说,近年来,宏路街道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各村步道、公园、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采取就近原则,在每个村(社区)建设“微党校”。同时,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大家用家乡话讲党课,以拉家常的方式,把党员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让党员教育更加“接地气”。

将党课学习活动搬到田间地头、门前屋后,在党员干部家门口打造温馨的学习园地,这给党员学习提供了便利的学习环境。家门口的党课也不再是以往“老师念、学员听、讲完就散场”的僵化模式,而是在交流中寻找新思路,变得更新鲜、更接地气。

谁来讲?

“土专家”零距离教学新模式

学习方式和阵地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接地气”的党课谁来讲?宏路街道的“田间党课”在师资配备上也下足了“功夫”。一方面,该街道借助上级党校教师队伍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组建由街道领导班子、党员模范、农业“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党务骨干等组成的“客座讲师团”;另一方面,依托各村(社区)深入挖掘“美丽庭院”示范户、厨艺小能手、村医、理发师以及擅长家务的家庭主妇等,扩充师资力量。

从农业种养技术,到发展农村经济;从讲述从前故事,延伸到乡村振兴的发展;从反诈骗警示教育,到提升乡村风貌的工作部署……宏路街道的“田间党课”逐步实现了教学常态化和师生“零距离”,创建了“人人能授课、处处是课堂”的新模式。

借此,宏路街道形成了以党建促业务、以融合促发展的教学格局,使“微党课”在党支部建设中真正成为服务党员、建设队伍的“大课堂”,让党的政策理论入脑入心,更好地深入基层、落地生根。

讲什么?

“量身裁衣”定制新模式

“各村(社区)实际情况不同,讲课的内容也必须因地制宜,每个党员的培训需求也不同,我们的‘点菜下单’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宏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各村(社区)依托“微党校”建设,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党员群众想听什么、关注什么,并根据本地党员的理论和农技需求进行“点菜下单”,制定“党建类、农业类、实用类”等课程,为学员提供“点单式”培训内容,量身打造“培训套餐”。

除了“量体裁衣”的课程设置外,课堂形式也摈弃传统授课模式,可以是讲述一个小故事、传授一个生活小技巧,也可以是教大家炒菜、理发,甚至可以是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这种形式的党课,淡化了师生角色,也可以站在农民的角度,在听课过程中互相探讨交流,既生动又有趣。”不少党员这样说。

一年来,宏路街道的20个“微党校”已陆续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60多期,党员群众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不仅掌握了政治理论,还学到了实用技术,为该街道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

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宏路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探索创新“微而广、广而活、活而实”的“微党校”工作机制,推动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全覆盖推进基层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微党校”阵地建设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党建、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