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在福州老城区汀州社区南禅弄,用废弃工厂车间没经任何的装修改造而来,名为“玉叶书场”的砖木结构老房子里,一根惊堂木,一副铙钹,一张小木桌,就是福州评话老艺人表演的全部舞台。玉叶书场每天都吸引了许多上至90多岁,最年轻的也6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听众躺在躺椅上,听着有“中国曲艺活化石”之称的福州评话表演。 据介绍,福州评话可以上溯到宋代,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素有“中国曲艺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30至60年代,福州城乡街巷村头都有福州评话说书场。随着社会变迁发展,福州评话书场受到极大的市场冲击;福州讲评话的从500多人,到如今只剩下30多人,且年纪都在50岁以上。玉叶书场成为如今福州最后的说书场,听书的老人告诉记者,如果有一天,老城改造玉叶书场被拆除了,这样的“原生态”说书场可能也就真退出了历史舞台。 图为评话艺人林海荣在台上声情并茂的讲述《喋血功臣庙》选段。张斌 摄 |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