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洋里乡的少林春秋大刀历史悠久,相传当地江姓艺人拜师学于河南嵩山少林寺,传于洋里。
摸底:
开展民俗文化普查
闽侯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灿烂的昙石山文化是典型代表,而蕴藏在民间的民俗文化也是精彩纷呈。不过,历经时代变迁,如今这些特色民俗文化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说实话,讲个大概可以,但要讲细讲全,真的不是特别清晰。”闽侯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江智文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倡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认为,要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首先要摸清闽侯本土文化的底子,这是前提。”
缘此,2012年10月初,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普查在闽侯全县拉开。闽侯县科技文体局联合各乡镇及文化馆进村入户,通过走访、座谈、录音录像等形式,对各地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现状及传承情况等作了深入调查。11月中旬,形成了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闽侯县15个乡镇都有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业态,有代表性的、仍在生存的共有20多种,如青口镇的舞狮、白沙镇的腰鼓、洋里乡的少林春秋大刀等。不过,除了“上街喜娘”等少数几个市场化程度较高、仍有活力的之外,其他的普遍呈现演出停滞、设备不足、人员稀缺、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
青口镇青圃金狮武术团的舞狮从清末民初传承至今,已有十三代,但目前由于活动经费无保证、艺人为了生计需要外出务工,处于无法开展集中训练、无法经常性表演状态,后继人才也难以培养。荆溪镇的蛇灯舞是闽族文化蛇崇拜的一个历史缩影,目前面临着制作与展演的传承危机。小箬乡十番乐队现有12人,但人员平均年龄70岁,最大的84岁,后继人才匮乏……
县科技文体局副局长张学全分析了原因:一是大的时代背景影响,流行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欣赏趣味的变化;二是大多数民俗文化艺人都不是专职的,谋生的刚性需求与从艺的柔性需求存在冲突;三是近年来城镇化提速,一些传统的文化聚集场所如城隍庙、礼堂等,或拆或迁,民俗文化失去了便捷的表演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