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俗,冬至合家“搓米时” 东南网12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栏目主持 吕蕴岚 关铭荣)福州连日多雨,气温下降,再过4天,就是“冬至”节气。冬至自古备受福州人重视,还曾有节前祭墓的民俗,后来渐渐消失了,但“冬至大如年”的传统仍保留下来。 冬至,诱人的不仅是美食,还有久远的传说、有趣的童谣以及凝结智慧的气候谚语。在此,主持人邀请八旬老福州、民俗画专家陈友荣和热衷研究民俗的福州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石承水先生,一起追寻福州传统冬至的悠远味道。
传说:冬至吃米时源于“孝顺”传说 石承水介绍说,在福州,冬至和拗九节一样,也是“孝顺节”。民间传说,曾有一名男子上山砍柴,受伤后被母猩猩所救,被逼成亲,后来还生了个儿子。一天,男子趁母猩猩不在,带着儿子逃回山下。儿子哭闹着要母亲,因为母亲喜欢吃糯米粉,便在冬至这天,把煮熟的米时(方言读音为“细”)粘在门板上。母亲寻着香味而来,母子团聚。 这个“孝子寻兽母”的故事曾经流传甚广,老一辈的福州人都会在冬至清晨将两粒米时一左一右地粘在门板上,纪念这名孝子,可惜现在年轻人大都已经不了解这个传说。像拗九节一样,已经出嫁的女儿也要在冬至这一天,给娘家父母送上亲手做的米时表示孝心。这一传统仍保留着。 过节:唱童谣搓米时岁数逢九可进一 陈友荣的老家在福州螺洲镇,后来在上下杭长大,童年过冬至的盛况仍记忆犹新。冬至前夜,家家户户的厅堂上灯火辉煌,一家子围坐在桌前“搓米时”。主妇把糯米粉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一家人把它搓成丸子。有时大人还会将糯米团捏出寿桃、鲤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东西。孩子们手里忙,嘴里也不闲着,唱起“搓米时齐搓搓,年年节节高。大人添福寿,伲仔(小孩)身增高”、“红红水涨菊、排排兄弟哥,今年讨依嫂,明年抱细哥”等童谣,一家人祈求家庭和睦,添丁进财。 冬至前夜搓的米时分两种,一种乒乓球大小,当夜就蘸裹黄豆粉和红糖吃掉;另一种约桂圆大小,留着冬至当日清晨祭祖后,家人当早餐分食。这一天,福州岁数中逢“9”的人,不必等到除夕守岁,便可年长一岁。 谚语:看冬至日期可知冬天冷不冷 陈友荣至今仍记得一肚子关于冬至的气象谚语。冬至,顾名思义,冬天真正来临,也是最冷的“数九寒冬”的第一天。福州谚语称“冬至是月头,棉被盖过头;冬至在月中,没雪又没霜;冬至在月尾,棉被踢脚尾”;意为冬至的农历日期位于月头,这一年的冬天会非常冷;位于月中,没有霜雪,气候不错;位于月尾,很可能出现暖冬。从这一天起,福州人开始“掼火笼”取暖。火笼一般用陶土制成,内放草木灰,灰下埋进烧着的木炭,外套竹篾编的篮子防止烫伤,是福州大众化的取暖工具。 今年的冬至是农历十一月二十,恰是中旬的最后一天,陈友荣估计,按照谚语,今年冬天不算冷。 |
相关阅读:
- [ 12-26]冬至感怀(诗一首)
- [ 12-26]冬至感赋
- [ 12-21]冬至遇“末日”市民吃饺子热情不减
- [ 12-21]唐代千年前国礼现西安 "冬至祭天礼"令人开眼界
- [ 12-21]冬至记得吃汤圆:强冷空气冬至来漳州最多降7℃
- [ 12-21]冬至日福州人忙搓米时 网友晒出糯米汤圆图
- [ 12-21]21日冬至正式进入数九寒天 多地将迎降温雨雪
- [ 12-21]21日19时12分迎“冬至” 要及时增衣保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