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政经 > 正文

"码上淘"商品今夏进榕超市 市民购物后可空手回家等货上门

2014-06-13 07:48:16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东快记者郑晓华柳涛

今夏开始,福州市民将在超市里头见到直接印有电商购买入口二维码的啤酒和可乐。通过扫码可实现“发现——查询——购买”一站式购物,买完产品甚至可以直接空手回家,等货上门。

近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码上淘”战略,将在商品包装、包裹等实物打上二维码,方便消费者手机扫码网购,让商品本身也成为电商入口。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用户逛超市使用手机扫码进行线上购物,既要培养习惯,同时要克服线下商家、线上电商双重阻力,这一模式短期内或难以成为主流。

小小二维码也是终端

“码上淘”平台的二维码包括:商品码、服务码、码上店、互动码、媒体码,其中印在商品最小包装上的商品码最受关注。通过这个商品二维码,不仅能参与企业的线上互动,又能直接进入电商接口进行购买。

“原来大家理解PC是终端,现在理解手机是终端,其实线下门店、最小的颗粒物二维码也是终端。”据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介绍,消费者对任何一件商品扫码,即能接入阿里的商品数据库,调用全网最大的商品百科,快速聚合型号、款式、价格等信息,也可查看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评价信息,并能在网上直接购买,一步实现“发现——查询——购买”。

张勇给东南快报记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边逛超市边扫商品购买,逛完空手回家,商品已经快递到家。超市手推车很可能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业内人士指出,这个设想与顺丰在福州推出的“没有商品的便利店”——“嘿客”有类似的地方。东南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已经开张的“嘿客”门店均没有实体商品,消费者通过商品的二维码直接购物,购买商品后有专人配送,不再提着袋子回家。

“码上淘”商品今夏与榕消费者见面

“码上淘”的商品码出炉后,一家可乐公司和一家啤酒公司首先抛出橄榄枝。两家公司将在自己的瓶罐身上印上二维码,用户只要用手机淘宝扫码即可以直接进入购买。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批啤酒和可乐将在今年夏天进入福州各大商超卖场与榕城消费者见面。

记者了解到,今年世界杯期间,天猫、淘宝等商家将持续在包裹、海报、线下商户布码,消费者以扫码的形式享受返利、优惠等服务,诸如全程冷链供应的冰啤酒和世界杯零食套餐。

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目前已有合作的商家,未来还将引入更多的厂商进行产品二维码的布码。而对于产品的二维码扫描后指向哪些商家、如何配送目前还在探讨当中,不排除与当地的商超进行合作,例如针对有送货上门的商家合作,只要客户扫码,则可享受商家服务半径内送货上门。

闽实体商家称该模式还需时间考验

基于上述的设想,“码上淘”是否会冲击到传统的连锁实体商超?

易观智库分析师林文斌在接受东南快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这一模式成功,或将让超市沦为电商的展示货柜。

据东南快报记者了解,目前福州包括永辉、新华都、沃尔玛等超市,禁止顾客在商场里头拍照。

林文斌表示,“码上淘”面临着线下商家与线上各大电商平台两方面的阻碍,加之消费者习惯培养,因此短期内实现可能有些困难。

不过,对于来势汹汹的电商企业,本土实体商家表现得不是很担心。闽企连锁巨头永辉超市副总裁翁海辉认为,“码上淘”的推出是一种创新尝试,顾客逛超市的同时还要捧着手机进行扫码,虽然省去送货环节,但耗费的可能是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因此该模式能否成功需要时间来考验。

“这种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购买渠道的增加。”新华都董事会秘书龚严冰认为,单纯等逛超市时进行扫码难以做到方便快捷,而消费体验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

林文斌指出,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仓储和配送同样是短板,如何保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及时送达、并且对于包邮金额如何设限来控制成本等问题都是电商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这种尝试性创新,传统实体商家不用自乱阵脚。”福建农林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许安心指出,电商企业虽然相比传统零售企业更具灵活性,但传统零售仍有原来的核心优势在,并不会短时间内被颠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企业仍然要保持对于新事物的敏感性,毕竟创新才是发展的生命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