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骗子称可发放“新生儿补贴” 骗12万余元
2014-06-16 07:17:05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近年来,网络诈骗的方法手段五花八门、层出不穷,随着国家“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一些骗子也开始打起了新生儿家长的主意。今年5月8日,福州仓山警方就破获了福州首例打着“领取新生儿补贴”旗号行骗的5人诈骗团伙。 这伙人从网上购来新生儿及家长的资料信息,然后冒充医院和财政局工作人员,以可领取新生儿补贴500元为诱饵诈骗新生儿家长。短短两个月来,一伙人打了6000多通电话,有不少人上当受骗,目前已查实得手的案件10余起,涉案金额达12万余元。 日前,根据警方通报,诈骗成员网购的6000多个新生儿家长信息均是真实的,这不免让人产生深思和担忧。通过这起新型的诈骗案,记者采访多方人士,试图揭开这条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经济利益链。 刚生完二胎就接到诈骗来电 “月子”里被骗走7000元 今年3月21日上午,福州的陈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问她是不是刚生完孩子,并称国家对于生育第二胎的家庭,可以享受500元补助。 的确,陈女士的第二个孩子刚出生10多天,还在坐月子的她,对于这个电话,顿时多了几分信任。随后,根据对方的提示,陈女士联系上“福州市财政局”工作人员。 自称是“福州市财政局”负责办理生育二胎补助发放工作的郑科长告诉陈女士,其符合国家发放补贴标准,并核实了陈女士身份信息。陈女士表示,对方能准确报出她当时所住的医院、家庭地址、孩子出生年月及电话等完整的个人资料信息。而大部分信息住院时也确实登记过。 在郑科长的“指导”下,陈女士到ATM机上领取“新生儿补贴”。“您的卡里的余额有多少?我们一会儿要确认一下您是否收到了补贴。现在进入转账界面,输入我们的单位账号,再输入验证码7000,接着确认一下。”按照郑科长的提示,陈女士一步步完成操作。就在此时,郑科长突然挂断电话并关机。陈女士意识不对立即查询卡内金额,结果发现银行卡里的7000元全部被转走,而这笔钱的数目正是那位郑科长所称的验证码。 在接到陈女士报案后的一段时间,仓山警方又陆续接到多起家长领取“新生儿补贴”被骗的案件。经过一个多月的摸排调查,5月8日,仓山警方分别在上街书香领寓和钱隆学府2处套房内,抓获涉嫌电话短信网络诈骗的刘某、吴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查获作案用手机9部、笔记本电脑2台、手机卡30余张、银行卡5张,以及外地银行卡号20余个。 每条2元网购6000条新生儿信息 团伙成员分工明确配“剧本”行骗 随着刘某、吴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的落网,这个专门从事网络诈骗的团伙被揭开了原来的面目。 团伙中的5名人员均是安溪人,刘某和吴某两人为叔侄关系。今年2月17日,吴某跟着刘某来到福州,一开始,两人合伙打着“淘宝购物退款”的旗号,骗取网购者的钱财。 警方表示,吴某跟着刘某行骗期间,由刘某联系从网上购买淘宝用户个人信息、手机号码等资料,后吴某冒充淘宝客服工作人员,刘某冒充支付宝技术人员,2人以客户的淘宝订单出现支付问题为由,通过钓鱼网站骗得客户的银行账户及密码,后使用客户的银行卡网络购买充值卡再出售行骗。只不过,两人发现这种骗局过于老套,受骗的人员并不是很多,而且受雇于叔叔的吴某只能从中抽取骗到钱财的10%,一个多月下来,两人在“淘宝购物退款”上并没有骗到什么钱,继而把目标转向“领取新生儿补贴”骗局上。 4月初,吴某离开了刘某,租住在钱隆学府的一间套房内单独作案。此后,刘某又招来了一名同伙,吴某也招来了两名安溪的老乡,2组人员以相同的诈骗手法实施诈骗。 期间,刘某又从网上购买新生儿客户资料,并将所购的部分材料转卖给吴某。从3月到5月,刘某以每条2元的价格,分段网购了6000个新生儿的客户信息,然后以每条3元的价格再卖给侄儿吴某。 民警表示,他们行骗的步骤其实很简单,由招来的业务员充当一线业务员打电话,刘某和吴某各自作为二线人员负责骗上钩的人。“基本上一天下来,每个业务员要打一、两百个诈骗电话,还配有一个专门的行骗剧本。”民警称,所谓的行骗剧本,概括了受害人可能会询问的问题,以及打电话时要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格式相对比较固定。 他们将获取的客户个人信息一一打印在纸张上,电话一一打过后,就将纸张扔进水桶内快速进行销毁。 作案以来,5名团伙成员共查实作案得手10余起,涉案金额达12万余元。目前,5名人员均已被刑拘。 |
相关阅读:
- [ 06-10]骗子以办新生儿补贴为名 骗取多名家长12万元
- [ 12-16]新生儿补贴骗术又出新招 骗子扮医院工作人员骗财
- [ 12-05]骗子冒充人社局人员 催你去领新生儿补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