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 正文

60多种老行当大多数已消失 “老福州”作画再现

2016-01-07 15:05:28 王杨林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60多种老行当大多数已消失 “老福州”作画再现

  凿温泉井抽汤的男子。

福州新闻网1月7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王杨林文/摄)昨日,83岁的“老福州”陈友荣先生向福州晚报记者展示了他亲手绘制的60多幅彩图。老先生是一位退休干部,对福州民俗很感兴趣。他用这些彩图再现了儿时所见的60多种老行当,包括凿温泉井抽汤、补碗、补缸、贩“夹夹糖”、绞面美容等,其中大部分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

60多种老行当

大多数已经消失

陈友荣告诉记者,他绘制这60多幅彩图耗时多年,其中20多幅去年刚完成,近期集结成书。

记者看到,这60多种老行当包括修脚、擦背、凿温泉井抽汤、挑担送温泉、补碗、补缸、补伞、补锅、缚修蒸笼、贩“夹夹糖”、贩“扑扑面”、吹糖人、绞面美容、打锡箔、裱箔、裱褙字画、写真画像、编藤器、编竹器、箍木桶、舀潘(收泔水)、倒粪桶、码头甲哥、梳头娘、卖柴把木炭、接生婆、糊火柴盒、制作贩卖花面壳、制作贩卖土人仔、扎花灯、摇纱、绣花、打铁、茉莉花小贩、磨刀修剪刀、弹棉、刨烟丝、代书、琢玉、刻印、打更、打肉燕等等。其中大部分老行当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还有一些老行当随着时代变迁已经更新工艺。

陈友荣说,他的画都取材于儿时的亲身经历。“比如箍木桶这活儿,我年轻时就做过,家里用的木桶就是我亲手做的。还有打锡箔,我以前在洋头口一带常常见到,走到锡箔店附近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我小时候在螺洲住过,还见过一种沿街卖‘夹夹糖’的小贩,我和许多小伙伴会用平日里收集的破布、鸡毛、破铁、玻璃和剪下来的头发等,向这种小贩换糖吃。”陈友荣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