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造船厂里遇知音 1975年起,魏延年便开始专程四处奔波,收集有关日意格以及福建船政的资料,“去福建看看船政学堂”的梦想从没放下过。 2006年,魏延年来到了福州,他与友人杜立言谈起了心中的那座学堂和造船厂,当时,距离福建船政创办140周年还有1个月的时间。“不如现在就去找找?”杜立言的提议让魏延年欣喜不已,2人带上一批从法国收集到的老照片马上出发。这一次,魏延年没有失望。 “第一次站在百年船厂的门口,除了震撼还有许多感动,挪不动步子。”魏延年说,时任马尾造船厂党办主任的林樱尧接待了他们,两名为船政文化研究付出了半生心血的中法学者相见恨晚。 林樱尧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在三楼小会议室桌面上,魏先生把照片一张张排开,仅是瞥了一眼,我的心脏就快速跳动起来。在众多照片中,有不少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船政早期厂区基建、新船制造、马江海战后的情形和马尾地貌的照片。照片极为精致,清晰地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福建船政的状况。” 林樱尧告诉记者,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造船工业曾留下不少文献资料,但图片并不多见,而早期木刻船建造阶段的生产照片,更是鲜见。“魏先生带来的照片反映了船政的早期建设和船舶建造,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的造船史、海军史、科技史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甚至是填补了图片资料的空白。” 端详着魏延年带来的老照片,林樱尧心动不已,他委婉地向魏延年表示,希望能得到这些照片。但魏延年有另一番考虑,他认为带来的照片质量不高,待回到台湾后整理出更清晰的照片,3天后再将所需的照片通过电子邮箱发来。 “真的会如期收到梦寐以求的照片吗?”林樱尧笑言,心里却有一种得而复失的怅惘。6天过去了,邮箱里果然空空如也。正当他感到失望之际,杜立言打来一通电话,说魏延年将于第二天傍晚带着已经制作好并放大的照片从台北飞来马尾。 原来,回到台北后,魏延年考虑到通过邮件传来的照片清晰度不够,于是他请人用数码高保真还原技术对照片进行重新制作,一共25幅。令林樱尧更加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收到了一份赠送协议。 这份协议书提出两点:一是要求这些照片放在船政轮机厂长期展示,二是版权归魏延年先生所有。林樱尧解释,魏延年之所以这么决定,是担心辗转翻印,照片的质量下降,“我非常感动,他是个令人钦佩的‘无私奉献’的法国友人。” |
相关阅读:
- [ 05-11]以改革创新精神谱写“中国梦”的文化篇章
- [ 05-11]实现中国梦不能丢掉“老祖宗”
- [ 05-07]中青网评:网界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 [ 05-05]奋斗看齐:以青春之我 将中国梦高高托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