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州> 科教文化> 正文
分享到:

榕两年轻人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2016-08-23 09:23:37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榕两年轻人巧手“缮物”:金缮锔瓷尽显缝合之美

陈晓凌认真修复古物。

福州晚报8月23日讯(记者 雷岩平 魏旸艳/文 陈暖/摄)午后阳光洒金,曹永强泡了一壶老岩茶,茶香四溢。茶壶、茶杯都曾缺损,曹永强和陈晓凌巧手“缮物”,铆之以锔钉,施之以金缮,顿时泛生岁月沧桑的美感。

“70末”的陈晓凌和“85后”的曹永强,一个是漆艺传承人,擅金缮与素髹,一个是前媒体人,通锔瓷。瓷器修复让他们结缘,亦师亦友。短短四年间,两人修复了百余件器物,许多器物都回归物主的日常,接续未尽的缘分。

拿起金刚钻 揽上瓷器活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形容的就是锔瓷这门手艺。不需要任何胶水或者黏合剂,锔瓷匠人仅靠金属钉和金刚钻等几样简单工具,就能将四分五裂的瓷器严丝合缝地修补好。

一些“老福州”还记得,当年走街串巷的锔瓷匠人挑着担子、敲着铜板来到家附近,大人们就会拿出平时不小心摔破的碗盘、茶壶修补。那时候,锔碗的花费比买一只新的便宜许多。对勤俭节约、惜物惜福的福州人来说,这门手艺和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

“从前的锔子不会像现在这样做得光亮,而是将它的技能特性与器物的肌理相融合,看似随意,满是玄机。打了一万颗锔钉的老师傅和刚入门的新手是有差别的。”曹永强是半路出家的手艺人,原就职于福州某媒体,喜欢收藏瓷器却又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所买的都是各历史时期的瓷器标本。等到完全看懂,曹永强便希望这些标本可以完整一点,让它拥有原来的样子,于是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锔瓷。

第一个实践对象是家中有裂缝的碗,锔钉一下去,碗碎成两半。随后,朋友请他修复一只民国的紫砂杯,杯壁仅1毫米厚。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杯壁的一半,这种精确到微米的工作,完全靠手感,用力稍欠,深度不够,锔得不结实;用力稍大,杯壁钻透,茶水会渗出。这颗锔钉,曹永强打了整整一个月。第一颗锔钉打上去之后,手艺人的路也在他的脚下展开。

锔瓷金缮素髹完美互补

曹永强是半路出家,而陈晓凌主要是受到家庭的熏陶,她的父亲陈健是福建省漆艺美术大师。因为父亲的关系,她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始终离不开漆。

中国传统漆艺中的一个技法在福建的脱胎漆器中被称作描金彩绘。陈晓凌花了七八年探索这一技法,日后她做金缮几乎是无缝对接。2012年,她做漆画遇到了瓶颈,器物提供了更多施展的可能性。

除了金缮,陈晓凌还擅长素髹。在她看来,素髹这种以单色漆为主的低调、不喧宾夺主的修复方式,更有利于展现瓷器原有的艺术审美。

曹永强与陈晓凌在采访中相识,后来不断接触,发现锔瓷与金缮、素髹可以完美互补。“锔瓷实用性强,用锔钉修补将碎未碎的冲线,比金缮更加牢固,但无法像金缮那样修补瓷器缺失的部分。古代工艺有门户之分,而现在大家都在跨界。所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修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美。”曹永强说,工艺各有千秋,只要用对,就是好的。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