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解读福州自贸片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2017-03-31 08:42:25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福州新闻网3月3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证照分离”,福州自贸片区全省率先发力。

“证照分离”试点范围在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四至范围内,面积31.26平方公里,包括马尾区17平方公里、仓山区5平方公里、福清市9.26平方公里。上述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将可先行享受到“证照分离”改革带来的便利。

这是一场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改革。这场改革一边放宽准入,一边严加监管,从而让“放”更活、“管”更好、服务更优。

“证照分离”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怎么管?本报为您权威解读。

“证照分离”,为什么改?

国内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国务院推动商事登记由“先证后照”向“先照后证”改革,除工商总局公布的需要“先证后照”的37项审批事项外,申请人可直接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此举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

第二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先证后照”改革后“办证难”问题逐步凸显。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先照后证”改革,开展“证照分离”试点,着力缓解“办证难”,激发“双创”活力。

通过“证照分离”改革,将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推动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推动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提高办理事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不断降低企业准入门槛,释放市场活力。

“证照分离”,怎么改?

此次“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共选择170项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六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完全取消审批。对于市场能够有效调节、行业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一律取消审批,包括“食盐准运证”等11项;

——审批改备案。对于政府需要获得信息、开展行业引导、制订产业政策、维护公共利益的事项改为备案管理,涉及“木材经营加工许可”等6项;

——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于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实行告知承诺制,包括“设立外商投资电影院许可”等23项;

——合并核准。对同一部门或相关部门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可以管控的二个以上关联审批事项、审批要件,可采取合并许可、合并办理、相对集中审批权或并联办理,由12项合并为5项;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也不适合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公开办事程序,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包括“经营港口理货业务许可”等89项;

——严格准入。对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的行政许可事项,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加强风险控制,依法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包括“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审批”等36项。

举个例子,在自贸区里开设电影院,改革前后的对比是:以前,要获得“电影放映单位设立”事项审批,材料必须一步到位,递交法律规定的全部12份材料后才能通过审批拿到证;而现在,改为实行告知承诺制后,只要先递交规定的6份材料,签署告知承诺书就可以先拿证,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内补齐剩余材料即可。如此一来,企业的拿证时间就缩短了,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放开之后,怎么管?

“证照分离”改革,“放”与“管”并重。因此,福州自贸片区将探索建立以综合监管为基础、以专业监管为支撑的监管体系,构建以信息信用监管为核心、市场主体自律、业界自治、社会监督、政府监管互为支撑的监管制度,从厘清监管职责、加强分类监管、强化市场自律、发挥社会力量、加强信息共享等五个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针对取消审批的事项,采取加大事中检查和事后稽查处罚力度等办法,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针对审批改备案的事项,逐项确定“无备案经营”的法律责任;

——针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在发证后规定时限内完成对企业履行承诺情况的核查,对未兑现所承诺条件的,做出撤销许可决定等处罚;

——针对合并核准的事项,对被合并事项要进行联合监管,避免监管缺位;

——针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事项,严格按照审批标准和办理时限,加强原有监管措施;

——针对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事项,制定和完善监管项目清单,强化检查频度和处罚力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