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禾嘉(左)在窗口服务。 福州新闻网11月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吴隽 文/摄)昨日下午3时许,市行政服务中心规划局的几个窗口背后的工位上,随处可见装满材料逐个垒起的档案袋,几名工作人员正埋头其中忙碌,李禾嘉便是其中一员。 “昨天收进来的材料比较多,所以桌子有点乱。”她拢了拢桌面和脚边堆放着的文件袋向记者解释。10月30日,她一共收到40多个项目的申请,加班到深夜12点半,才完成了不需要现场勘查的13份审批。 入职2年,李禾嘉现在主要负责仓山区建设项目选址及用地规划许可的行政审批工作。换句话说,她的工作就是把好仓山区所有涉及用地的建设项目的“第一关”。新项目选址与规划是否相符,需要她仔细查阅规划,或实地踏勘,做好审核。 “除了和文件打交道,我们工作的一半时间在开会、协调、跑现场。”李禾嘉说,施工方、建设方对审批流程不了解,她得详细解释;涉迁单位或群众不理解,有投诉,她也得前往现场逐一沟通、解释;有时原规划在项目推进时遇到实际困难,她还要到现场帮助协调各方,修改项目规划。 “这‘第一关’需要的不仅仅是细心和耐心,还得有速度。”李禾嘉告诉记者,仓山区地广,建设项目多,特别是去年百日攻坚拉开序幕以来,地铁建设、黑臭水体整治、串珠公园建设,需要用地审批的项目个个“来头不小”,审批慢一点,就意味着整个项目的进度将被耽搁。李禾嘉和同事们只能在尽量提速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工作时长,为项目早日开工争取时间。 “从去年百日攻坚开始,对攻坚项目的审批时限就已转入用日历日计算,规划局各相关部门都铆足了劲,大家把每天都变成了工作日。”1990年出生的李禾嘉告诉记者,自己其实也像许多同龄人一样爱玩,但分内的工作不完成,心里的大石头就放不下。现在,每日加班到七八点,几乎成了生活常态。 9月是仓山区水系治理项目开工最集中的时段,最忙时她手上同时有60多个项目待审批,其中不少还是同日被“打包”送来的,得赶在相同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审批。在她和同事的通力协作下,这60多个项目的审批均在9天内完成。 两年来,为了核对各项目的用地,她几乎跑遍了仓山每一个角落,光是该区水系治理的40条河,她就走了一多半。“看着经办的项目飞速‘前进’,城市越来越好,我们也越来越有干劲。”李禾嘉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