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改革开放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4.8%,如今则达到44.36%,40年扩大了9倍有余。在园林专家邱泰斌看来,40年的改革开放,正如一阵春风拂过大街小巷,带来了绿色与花香,也带来了希望与活力。
工业路沿线的的羊蹄甲成为福州一景 1996年至1999年:园林建设进入黄金时期 如果说,从改革开放到1995年是福州公园与绿化的萌芽期,那么上世纪90年代的后半段便是福州园林的蓬勃“生长”阶段。随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工作思路的提出,新一轮城乡园林绿化的创业热潮在全市范围内掀起。 “这几年中,公园与城市绿化的建设可以说遍及全市各地,市民们在各处都能看见崭新的公园与绿地。”邱泰斌介绍,从1996年至1999年,全市精心规划设计、新建、续建了温泉公园、高盖山公园、金鸡山公园、茶亭公园、天马山公园等12个公园,并对西湖公园、动物园、于山风景区等5个公园景区进行改造整治,各大公园开始不再千篇一律,各自的特色及文化定位初步形成。 此外,城市绿地的建设也取得了新突破。长26.2公里的江滨大道绿化美化建设顺利完工,形成一片具有亚热带南国风光的沿江风景绿带。四大城门绿化工程也在此时开启,10万多平方米的绿地建设与上规模上档次的南大门成功塑造了城市门户新景象。 据统计,1996年至1999年,我市新增城市公共绿地270多公顷,建成区园林覆盖面积1260多公顷。“这是福州城市园林史上的黄金时期。”邱泰斌认为,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福州正式跻身“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和国家48个重点绿化城市及省级园林城市,美丽的“幸福之城”初具雏形。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