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在华林寺了解古建筑构造。记者 池远 摄 福州新闻网8月21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李淑娟 许含宇 实习生 林黎茜/文 池远/摄) 由福州日报和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探访总书记牵挂的福州古厝”夏令营活动正在进行中。昨日,来自全市各校的27名少先队员通过分组活动、自主探索、分享汇报等形式,与福州古厝承载历史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营员们访华林寺、逛小黄楼,大家认真聆听,细细品味。不少营员是第一次到访,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让他们深有感触。孩子们纷纷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研学实践的点点滴滴。 交流研学所得 分享成果体会 昨日上午,营员们来到市旅游集散中心,结合前日下午马尾船政文化的研学所得,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并完成老师布置的研学任务。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来的?”“哪位小朋友可以解释一下它的意思?”活动现场,研学导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引来许多小朋友举手抢答。“‘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意思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来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侵略。”乌山小学的郑钧文小朋友大声回答。在得到研学导师的赞许后,同组队员们相视而笑,欢呼雀跃。 “船政在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学翻译传播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包括53个船政之最、第一条海底电缆等。”在分享环节中,不少营员分享了研学所得,“船政学堂培养了许多爱国将士和军事技术人才,我们要从缅怀历史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少年强则中国强’”。 了解建筑知识 感受古厝之美 昨日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营员们访华林寺、逛小黄楼,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很快将课前学到的古建筑知识学以致用。大家穿越千年,领悟古厝之美。 华林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是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林寺几经兴废,原有的建筑布局大部废毁,仅存一座大殿,大殿主要构架还是初建时的千年原物。 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大家依次进入大殿参观。大殿中间,摆放着一座精巧的华林寺模型。听说这是用宋代遗留下来的木料制成的,所有的营员都兴奋了起来,细细对照着模型,寻找歇山顶十一条脊、檐柱、望板等构件。大殿两侧,还陈列有两排华林寺的原构件,大家轮流抚摸着一截宋代的“斗”,一点点在脑海中拼凑出千年前的华林寺模样。 “斗拱和梁架是华林寺的精华部分,多为宋代时期的原件。”研学导师介绍,华林寺虽建于宋代,但颇具隋唐遗风。梁架中大量采用斗拱,用材硕大,斗拱和梁架交融在一起,柱子以上几乎由斗拱支撑;梭柱、月梁、驼峰、昂头、团窠等式样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大家一边聆听,一边在本子上记着,并不时提出问题。 “华林寺大殿选用的是一等材,除了木材珍贵外,大殿能屹立千年不倒,靠的是精湛的建筑工艺。”“斗拱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斗拱还是抗震的关键所在,如遇地震,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化解地震冲击。”“柱础的主要作用包括防白蚁、防腐蚀。”随着研学导师的介绍,斗拱、柱础、飞檐等古建筑的重要构件,一一为孩子们所了解。 巧辨宅院年代 期待更多体验 随后,营员们来到了三坊七巷的小黄楼。这里的建筑分布紧凑,园内分布着亭台楼阁,古朴典雅。 在这里,营员们认识了雀替、雪洞、天井等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并讨论了它们的用处。“大家知道怎么区分一座宅院是建于明朝还是清朝的吗?”看着营员们疑惑的神情,研学导师给出了提示,“这里的屏门是红色的,那二梅书屋的屏门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红色在古代也称为朱色,大家知道明代皇帝姓什么吗?”在导师的启发下,一些营员猜出了答案。原来,清代的屏门以红色为主,而明代为了不与皇帝的姓氏“朱”犯冲,大多使用玄色屏门。 一天的研学实践很快过去,营员们意犹未尽。“通过活动,既拓展了知识面,又让我们在课堂学习之外有了新鲜有趣的学习体验。”不少营员期待,在接下来几天里,研学实践会给他们留下更加美好的回忆。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