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州 > 正文

来“5·18”,交“巴铁兄弟”!

2021-05-19 07:15:09 作者:钱嘉宜 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福州日报记者 钱嘉宜/文 邹家骅/摄

葡萄形状的玉石、手感软糯的围巾、黏甜可口的椰枣、镂空描金的家具……18日上午,随着主宾国巴基斯坦馆正式开馆,独特的南亚“异域风”瞬间刮遍海峡国际会展中心4号展厅。

今年是中巴建交70周年,本届海交会特邀巴基斯坦作为主宾国参展。在主办方的精心布置下,美食、玉器、纺织品、家具等巴基斯坦“拳头产品”悉数亮相,多维立体还原一幅传统、优美的“巴铁”生活画卷,令观展市民眼前一亮。

“当前,全球疫情严峻,我们希望借助‘5·18’这个大平台,充分发挥中巴友谊优势,寻找更多新的合作机遇。”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法入克·艾赫迈德的一席寄语道出了众多巴基斯坦参展商的心声,同时也为搭乘“一带一路”快车的“福建-巴基斯坦”交流打开了新的大门。

来自巴基斯坦的商品吸引了不少市民。

五类商品争奇斗艳

“喜欢椰枣的别错过,免费品尝、尽情试吃!”步入4号展厅,传来一阵阵“标准”的中式“叫卖”,这是巴基斯坦商务部特别为福州市民朋友送来的“礼物”——当地特色美食椰枣。

“椰枣也叫‘沙漠中的黄金’,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进口到中国,是一代中国人甜蜜的记忆。”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巴基斯坦参展商比拉尔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椰枣的“前世今生”。

在他的展位,除了椰枣,调味料、薯片、酱汁、方便面都摆在了显眼位置。“我做中巴贸易7年了,以食品为主,一开始是卖给在华的巴基斯坦人,如今中国人爱尝鲜,很多副食品非常受中国人欢迎,生意越来越好。”比拉尔说。

除了特色美食,巴基斯坦手工艺品、纺织品、玉器和家具也是参展的“重头戏”。在一个玉石展位,巴基斯坦青年弗兰克正忙着为几位女士介绍首饰。“这些都是产自巴基斯坦的天然玉石,我们结合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加工。”弗兰克说,这是自己第一次参加“5·18”,带来了首饰、摆件等各种花样的玉器,“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代理商,进一步推广自己的产品。”

“巴铁兄弟”渴望福州朋友

巴基斯坦是首个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伊斯兰国家。因两国70年历经风雨的坚固友谊,巴基斯坦被国人称为“铁哥们”。在海交会现场,巴基斯坦参展商流利的中文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是两国友谊的最佳印证。

“四川人爱屏风,西安人喜欢桌子,我还不知道福州人喜欢什么。”今年23岁的参展商阿利带来了十几款花梨木家具,他说,自己和几个朋友一起从事中巴贸易5年了,还是第一次来福建,“这次参展我们带来了几款餐桌、推车、置物架,就想看看福州朋友对什么感兴趣,可以反馈给上游生产商,再进一步开拓市场。”

在向记者介绍完商品后,阿利好奇地问记者福州有哪些知名景点。“我们想多留两天,好好逛逛福州。”阿利说,在巴基斯坦,人们很流行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发展故事,“‘5·18’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也为两国人民面对面交流提供了机会。我们想做中国生意,更想交福州朋友!”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的10年中,中巴贸易迅速增长。其中,福建与巴基斯坦互动频繁,年贸易额超过8亿美元。每年,巴基斯坦的棉纱、鱼类和大理石都大量销往福建,福建则主要向巴基斯坦出口太阳能电池、鞋类和服饰。

“中巴走廊”成投资热土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巴友好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18日下午,巴基斯坦贸易与投资机遇推介会上,这块“试验田”对区域合作、一体化经济融合发挥的重要作用被不时提及。

“中巴经济走廊总投资620亿美元,包括在巴基斯坦各地建立的港口、公路、铁路、能源项目和几个经济特区等一系列大型项目的投资,极大地帮助解决了巴基斯坦的电力短缺和交通问题,也为当地人民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巴基斯坦驻广州总领事迪亚尔·汗说。

迅速发展的巴基斯坦正迫切寻求更多关注。据介绍,作为农业大国,巴基斯坦棉花产量居世界第四,甘蔗居世界第五,小麦居世界第八,水稻居世界第十。同时拥有丰富的煤炭、大理石、宝石、铜、铬铁矿、黄金和大量未开发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优惠政策。

“我们非常重视福建和福州,因为这里拥有先进的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工程、能源和石油化工产业。希望更多的福建和福州企业关注巴基斯坦,诚挚欢迎各类企业和机构到巴基斯坦投资兴业。”巴基斯坦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参赞穆罕默德·艾凡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