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闽港交流> 社会文化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香港: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
2016-12-14 10:59:28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责任编辑:柳丹  
香港非遗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教授(左)与馆长邹兴华(右)
人民网香港12月14日电(记者 刘慧、蒋波、刘洁妍、田凯)提起香港,旅游者们的印象通常是节奏快、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靠着香港地铁荃湾站,在高楼大厦的掩映下,却有一片保存完整的古建筑,向人们诉说着她与众不同的过往。2016年6月,这里成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所在地。
这座被称为“三栋屋”的古建筑,迄今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围村之一。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重修成博物馆后,1987年正式开放让市民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中心落户三栋屋古宅,博物馆馆长邹兴华称,因为香港很多非遗项目都与客家文化有关,而曾是客家围村的三栋屋,保留了很多客家的传统特色。香港特区政府选址这里作为推广窗口,意义深远用心良苦。
对联、宫灯、门神、……没有精美繁复的雕镂石刻,却处处充溢着200年前客家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昔日乡民的生活实况,就在三栋屋博物馆里鲜活地展现出来。时光流转,岁月静好。
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和与之伴随的城市景观的蜕变,非遗成为近年来香港重要的文化关键词,非遗保护也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弹丸之地的香港,究竟有多少称得上非遗的东西?香港非遗的特点是什么?香港特区政府又对非遗保护做了哪些工作?香港作为内地面向世界的窗口,在推广非遗全球化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在香港非遗中心,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馆长邹兴华邹兴华、非遗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教授接受了人民网记者的独家专访。
现状和未来: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
走进香港非遗中心,首个专题展览“口传心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正展出,涵盖表演艺术、宗教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不同领域,各自代表了不同社群对传统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市民可通过免费参观这个专题展览,体味香港本地的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都会为这个城市能保存这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惊讶。”从2006年起就从事香港非遗工作的邹兴华,细数了香港非物质文化的点点滴滴,他认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西荟萃、丰富多彩。
目前,香港已有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等10个具有高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粤剧已于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十大项目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这也仅仅是香港非遗文化的一个缩影。”郑培凯教授谈起香港非遗项目如数家珍,“要知道,通过四年的非遗普查,列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包含480个项目,涵盖了所有非遗种类。香港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地理位置,吸引了各地的移民,延续了从各地带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比如粤剧、咏春武术等,这些文化遗产不少从内地传入,而在香港得到发展传承,形成体系。‘东西荟萃’这四个字,通过普查得到具体印证。”
郑培凯教授说,“非遗清单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资源,反映了香港本地对待非遗的态度。”除了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十个项目,目前香港非遗中心正在进行另外十项的调查研究,还要开展公众资讯、听听市民意见。他表示,将根据项目缓急等元素制定保护措施,加强非遗的研究、保存和推广工作。他说,“接下来,我们要将400多个非遗项目分批上报国家文化部,申请国家级非遗保护,也让更多华人了解香港传统文化。”
说到香港特区政府如何开展保护非遗工作,郑培凯教授介绍说,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香港正式生效后,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不仅专门成立了非遗工作组,还委任本地学者、专家和社区人士为委员,就普查、保护等方面向政府提供意见,2008年正式成立了非遗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成立以后,通过委托香港科技大学进行非遗普查,列出一个包含480个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以不同方式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包括确认、立档、研究、保存、推广及传承。在香港,政府扶持推广、民间团体响应和学术机构支持是非遗保护的三股主要力量。”馆长邹兴华如是说。
中西文化交融并存:非遗项目离香港市民生活有多远
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大熔炉,香港拥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特色。郑培凯十分简要地描述了香港状况。他说,香港是个大都会,主要是从四方八面迁徙继而繁衍而来。这样一个地方,有许多宗族把传统习惯一直沿袭至今。甚至有的族群的人离开了香港,但每逢宗族重大祭祀的日子,都会从全球各地赶回来祭拜。仪式上还要有各种各样的表演,相关一整套的传统习俗。“在华人心目中,还是觉得要认祖归宗,离不开自己的‘根’,祭祀就是很重要的仪式。”
在馆长邹兴华看来,中秋大坑舞火龙、大澳端午龙舟游涌……这些融入市民生活的传统文化习俗,虽大多不为外人熟知,却是地道“港味”的鲜活体现。“在包含480个项目的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中,其中最大的范畴是我们传统的节庆,在香港一直传承下来。”
拉近非遗文化与民众的距离,成为各地追求的目标,香港也不例外。翻开香港全年的日历,各种节日公共假期排得紧凑丰富,从农历元月的春节、元宵节彩灯会开始,之后有清明节,端午节,彩灯舞火龙的中秋节,还有和宗教相关的节诞……邹兴华说,“过去几百年香港都是这样庆祝的,从没有断过。”
谈到是否要把非遗项目发展成香港旅游资源,馆长邹兴华表示,一些宗族的祭祀活动都是很重要的非遗项目,而且都是群众自发性要去做,这是很大的旅游资源。比如求神戏,晚上搭起棚子来很热闹,像这样的活动还是很能吸引年轻人。父母会带着小孩去看这些活动,这也成为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童年的快乐记忆。他说,“从这点来讲,大都市也有乡土感。但是我们开展非遗工作的目的,不是要搞旅游赚钱。保护好才是最重要的。”
传承和发展:如何建立好制度保障?
粤剧、古琴艺术……这些香港人并不陌生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千百年来靠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传承下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香港的文化瑰宝,更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邹兴华表示,在当今社会,单靠“口传心授”使这些文化变得非常脆弱。“如何建立好制度保障?如何开展配套的教育和推广活动?也是面对文化遗产保护时,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郑培凯教授从两方面阐述了自己对非遗推广方面的心得。一是“口传心授”的非遗项目现在做好记录,有影像有图片有动画模拟,这是现代科技给我们的好处;甚至要把口述的文化进行整理保存。另一方面,在中小学青少年当中,开展有关非遗文化的课程或者课外活动也是很有成效的。“比如我们和教育局、以及不同学校都有合作,希望把非遗文化渗透到课程里。有的学校已经做得非常好。”邹兴华馆长补充道。“通过表演、工作坊、讲座、展览及互动游戏等,提高本地市民及游客对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木偶戏等的认识,以崭新的方式演绎及传承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其实在非遗保护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邹兴华馆长强调说。
在看到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之余,两位专家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隐忧。在互联网上,关于非遗的讨论也一直存在两种声音。“原汁原味”的保留还是创新加入现代元素?谈到传承和发展,郑培凯教授认为,在保护的基础上再谈传承,不能为了发展而取代了原汁原味。他说,“只有‘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非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并不只是因为它本身所体现出的技艺和艺术美,更在于其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作为后人的责任是要能够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保持其内在魅力的前提下,真正地将这份遗产继承下来。”
邹兴华表示,“纳入国家项目有助于增进香港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重视。”非遗文化虽然是传统,但一定会随着社会进步产生变化,这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香港作为内地面向世界的窗口,在推广非遗全球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香港又是中西文化兼容的大都市,大家也要赚钱养家,这是很实际的生活。作为非遗传承人不仅要吃得苦,也要耐得住学艺的寂寞。他说,“荣誉感和认同感,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做非遗工作,就是要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热爱非遗文化。”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