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 正文
福建保护传统书院:保存历史 护住城市文脉
2017-03-01 10:06: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夏芳  

修缮后的石井书院

书院保护,护住城市文脉

东南网3日1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李芳/文 许著华/图)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传统书院是福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福建省政协2016年重点提案《关于加快我省传统书院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提出保护好这颗明珠,让更多人看到明珠的光彩。

传统书院 亟待保护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省文化厅逐步把书院的保护开发利用摆上日程,2015年开始部署全省书院普查工作,由省图书馆具体负责实施。

根据普查统计,截至2016年7月,全省现存传统书院207处(普查标准为1906年以前修建,现尚存遗址、遗迹,或经过重建、修缮的书院)。

清末书院改制至今已逾百年,经时代更替、风雨侵蚀,传统书院不仅在规制上已经结束,其建筑结构也频遭破坏。南平建阳鳌峰书院,因“破四旧”运动于上世纪60年代被拆除,仅剩的门墙在80年代也被拆毁,遗址夷为农田。厦门舫山书院建筑,因“文革”冲击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建而损毁大半,直到2006年在政府和民间人士的支持之下得以重建。

虽然如舫山书院一样,一些地处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传统书院在损毁或拆毁后重建,但建筑形制及风格等与原先存在较大差别。况且传统书院大多零散分布于城乡郊区山区,许多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书院仅存文献记载,实物早已消失不见。

省外调研 取长补短

近年来,我省在保护传统书院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将传统书院遗存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54处传统书院及其遗址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另一方面,传统书院的修缮工作也在持续进行。近5年来,全省各地先后对21处传统书院及其遗址进行整体修缮、部分修缮或重建。如福州修复了正谊书院、鳌峰书院、濂江书院、高峰书院等,厦门重建了舫山书院、凤山书院等,晋江修缮了石井书院。

但这样的保护远远不够。2016年5-8月期间,省政协张帆副主席带队,文化厅、住建厅、省政协提案委、省政协民宗委、致公党以及省图书馆等部门及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调研组,赴省内外,对书院保护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其中,在福州、厦门、三明调研8处书院,召开3场专题座谈会。在江西、河南调研4处书院,召开两场专题座谈会。

江西、河南两地古代书院建设早、数量多、影响大,在书院的研究、开发和保护利用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河南的应天书院2003年被列入省政府重点项目,修复后发展成为文化旅游地标,占地面积达52亩。

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发展,体现出传统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的完美融合。2007年,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成立,成为九江学院的一部分。

2009年8月获准设立的嵩阳书院属于郑州大学二级学院,以培养国学人才、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专门人才为办学方向。

教学和研究为书院注入了新的活水源头,使得千年书院以新的形式,继续传承发扬其书院精神。

规划制定 因地制宜

通过调研,省政协委员们看到,与江西、河南等地相比,福建在传统书院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目前,福建书院的管理归属尚未明确。对此,省政协委员们建议由文化厅牵头,成立书院保护开发利用协调组,成员包括省委宣传部、教育厅、财政厅、住建厅、省文物局、省旅游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书院保护开发利用的合力。

明确了责任归属,还需要制定科学的书院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其中,着力培育书院保护开发利用品牌项目至关重要。

为拓展书院传播知识、社会教化功能,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政协委员们总结调研成果,建议总结推广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厦门筼筜书院、莆田图书馆莆阳书院的“图书馆+书院”以及朱子书院组织开展成人礼、敬师礼等经验做法,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普及活动。

省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依托现代大学,有利于发挥书院的学术传承功能。借鉴岳麓书院依托湖南大学、嵩阳书院依托郑州大学、白鹿洞书院依托九江学院的做法,推动省内大学与传统书院“联姻”,积极探索传统书院文化与现代大学精神进行融合,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术研究,特别是朱子文化研究,努力打造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品牌。

突出书院独特的人文情结,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也是传统书院的发展方向之一。省政协委员们建议,可通过举办系列论坛等方式,推动将书院的“古色”与周边的“绿色”“红色”融合,串连起这些历史文化的璀璨明珠,突出朱子文化特色,打造朱子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人才兴,则事业兴。在人才挖掘和引进方面,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朱子文化研究中心,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同时加快本土书院研究人才培养,力争在“十三五”末,我省拥有一支处在全国前列的书院研究队伍。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