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闽港交流> 社会文化 > 正文
特写:驻香港部队与“近邻”的故事
2017-06-21 11:00:39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柳丹  

6月的一个中午,位于香港元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石岗村军营一片宁静。礼堂边的玉兰树下,一瓣瓣白玉兰花随风簌簌飘下,落在正在练习演奏的军乐队战士头上。

靠近马路的操场上,几个穿短袖的少年在玩着篮球。马路上登山归来的老人大汗淋漓,与迎面而来的熟人打了招呼,又友善地向路边的哨兵点头致意。

石岗村军营是一个半开放军营。一条马路,把军营分成两半,驻军从一边走到另一边,要穿过一座天桥。周围的市民,每天平静地穿过这条马路,继续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从1997年7月至今,20年来,村民和驻军在这条路的往来中逐渐建立起“甚于远亲”的“近邻”情,对此,军营边的雷公田村村长张日华,算是其中一个“见证者”。

年过六旬的张日华在雷公田村出生长大。从小村隔壁就是军营,小时候军营里是“高高在上的英军”,直到1997年6月的最后一天。

1997年7月1日凌晨,大雨滂沱。驻香港部队的官兵昂首挺胸进驻香港的时候,张日华正和村民们举杯畅饮,欢歌笑语。“我们分了好几批迎接解放军,有些人去边界,有些人在街边。”当天晚上,村民在元朗的酒楼摆了一百多桌酒席庆祝回归。“雨太大了,搞得我们很狼狈,但是看到电视的回归直播,还是很高兴啊。”与中新社记者回忆起当晚,张日华还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7月1日早晨,在乡事委员会的倡议下,雷公田村所在的八乡各村都升起了国旗、区旗,并像传统办喜事一样,“切了一只烧猪”。

几个月后的一个晚上,一位广西籍驻香港部队的军官到张日华家坐了坐,聊了聊家常。张日华回忆,这是驻香港部队那几年来少数的直接和村民的接触。往后的几年,驻香港部队低调的作风,让村民与一路之隔的官兵了解甚少。“其实我们每天乘车都要经过军营。但是跟军人见面也就点点头。”

张日华说,虽然只是“点头之交”,但村民对于“都是中国人”的解放军一直“比较有好感”。到了2015年底,机缘巧合之下,张日华和部队有了更多接触,并收到了部队旅长向他和村民发来的联谊邀请——“军队第一次和村民搞了个座谈会,就在我们村。”张日华语气之中难掩骄傲,“我们是邻居嘛。”

第一次联谊气氛热烈,这个常住人口三百多人的村子去了一村老小将近百人。“村民一听说有联谊,个个有兴趣。”

那天的座谈之后,村民在军营的操场观看了军乐队表演、自由搏击、操械示范。“操场就在我们村公所旁边。其实平常村里的小孩也会去他们的操场打球。官兵都很友好。”张日华说。

几个月之后的春节,军营又邀请村民参加春节游园活动,雷公田村又“出动”了浩浩荡荡一百村民,和官兵及他们的家属“同乐”了半天——有军乐表演、摊位游戏、抽奖、写挥春(春联),“大家意犹未尽”。

随后,雷公田村举办春节敬老活动,也主动邀请部队代表参加,村民准备了香港新界特色的盆菜,官兵带来了敬老节目,驻军与大家聊家常,聊“盆菜的吃法”,其乐融融。

“过完春节,他们吃了盆菜之后,”张日华笑说,“有一天,部队战士给我送来一盘饺子。都说部队军人很会包饺子,当时正好我在外地的女儿回了香港,我们都说,哎呀,这个饺子太好吃了。”

张日华说,早几年,对驻香港部队的印象是“比较封闭”,现在接触多了,越走越近。“临近春节,就有村民来找我,希望联系阿兵哥帮忙写挥春。他们的字真的好看啊!”

说起熟识的官兵,一串串名字脱口而出,他会和他们聊聊自己出差内地的情况,增进了解。

说起驻军依法训练,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习惯改变训练时间,张日华称赞:“军队很为我们着想,完全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他笑说,“其实我挺喜欢他们乐队训练的,有时候特别认真听呢。”

张日华说,现在军民交流越来越多,鱼水之情越来越浓。“当然,作为军队的近邻,自觉还是有的,”张日华强调,“希望在不影响驻军日常任务的情况下,多联谊,多接触。我们现在已经都走了几步,希望把感情培养得更深。”

实际上,与军营周边乡村联谊,是近年来驻军拓展军地交流的重要平台。每逢春节、“七一”、“十一”,驻军都会邀请附近村民代表到营区参加升国旗仪式、游园活动,观看连队宣传片,与官兵座谈,并应邀参加乡村“盆菜宴”、体育交流等活动。从点滴接触中增进了解、融洽关系。

最近,八乡乡事委员会及八乡村民,又邀请驻香港部队来到村里,出席香港新界第一个由乡事委员会自发组织的庆回归活动——“军民同乐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这个庆典举行的地点,叫做“元朗八乡回归纪念柱广场”,广场上刻有“擎天一柱回归纪念”八个大字的纪念碑,是香港第一座也是唯一由民间建造的回归纪念柱。

20年过去,当年的纪念碑上的大字依旧闪着金光,而广场两边的居民和驻军的亲情在时间的沉淀中愈加浓厚,一如来往的那盘饺子、那桌盆菜——冒着腾腾的热气,带着对彼此的关爱。(完)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