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专题 > 香港回归20周年 > 一国两制 > 正文
外交部: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7-06-30 22:51:04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就外交系统为香港繁荣稳定、为维护香港同胞在海外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近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香港回归后的国际舞台大为扩大

张业遂表示,根据“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香港特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并授权特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这些对外事务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

他强调,香港回归20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结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特区政府施政重点,充分利用外交优势和资源,支持和协助香港扩大对外交往、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落实和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支持香港以适当身份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活动。香港是高度开放的国际性城市,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以适当身份参加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活动,这既体现了香港作为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独特地位,也有利于香港扩大国际影响、保持和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截至目前,特区参与了80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或合作机制,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参与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会议1800余次,以“中国香港”名义参与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会议27800余次,举办或协办国际会议1200余次。

在中央政府鼎力支持下,特区政府前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女士2006年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并于2012年成功连任,成为第一位执掌联合国专门机构的中国人;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先生2010年当选并于2014年连任世界气象组织航空气象学委员会主席。

张业遂说,我们支持香港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贸、投资、法律等领域的交往合作。香港是全球公认的最自由、营商环境最佳的经济体之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保持密切的经贸联系,吸收外来直接投资位居世界前列。

为便利特区的对外交往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中央政府授权特区对外签署各类双边协定133项,其中包括6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62项司法协助类双边协定,根据基本法办理多边条约适港220余项,协助特区处理反腐败、人权、环境等领域的履约事务550余次,协助特区处理对外司法协助案件2300余起。

我们积极协助特区与东盟进行自贸协定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我们在外交层面大力支持协助特区政府在海外设立经贸办事处,目前已有12个经贸办在成功运作,特区政府还计划在更多的国家设立办事处。这些举措为特区开展对外交往与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当前,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从涉外层面支持和协助特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香港在2016年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探讨推动企业界、金融界人士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相关务实合作。香港参与“一带一路”,有助于其更好地定位“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为国家发展做出新贡献,同时也为香港自身发展提供新动能。

我们积极协助特区参加今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协助特区举办“一带一路”法律论坛,为特区政府官员和业界人士赴沿线国家考察提供帮助,努力推动特区在金融、法律、基建、教育、文化等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外交资源和优势,支持特区增强与沿线国家的了解和合作,推动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

我们支持香港不断巩固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国际会展中心和“区域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香港回归以来,多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在港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财富》论坛年会、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展等都非常成功。海牙国际私法会议选择在港设立亚太区域办事处,常设仲裁法院、国际清算银行等在港开展活动。

外国在港开设领事机构数量由回归前的88家增长到现在的121家,在全球仅次于纽约。90多家国际传媒在港设立分社或派驻记者,近4000家企业和国际机构将其亚太总部或地区办事处落户香港。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对香港更加认可与青睐的鲜活例证。

“所有这些,表明香港回归后的国际舞台大为扩大,国际参与度显著提高。”张业遂说,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对外交往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如果说20年前国际社会对“东方之珠”能否继续璀璨还心存疑惑或焦虑的话,那么时至今日,疑惑已变为钦佩,焦虑已化为赞许,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港人安全无小事,同胞利益重于泰山

张业遂表示,维护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和合法权益是“外交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打造海外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央高度重视领事保护工作,要求中国的脚步和海外利益走到哪里,我们的领事保护与服务就跟到哪里。我们秉持“港人安全无小事,同胞利益重于泰山”的理念,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为香港同胞提供全天候的领事保护和服务。

20年来,我们共处理上万起涉港领保案件,涉及香港同胞数万人,其中包括菲律宾“8·23”人质事件、埃及卢克索热气球爆炸、利比亚大撤侨、尼泊尔地震等一些重大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发生后,我们心系香港同胞安危,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

比如,2010年造成港人8死7伤的菲律宾人质事件发生后,中央政府即派出工作组赴菲,驻菲使馆和外交部驻港公署全力以赴做好应对处置,并通过外交渠道持续做菲方工作,最终妥善了结了事件。

又如,去年新西兰南岛发生地震,中国驻克赖斯特彻奇总领馆在最短时间内租用直升机将包括6名香港同胞在内的100余名中国游客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应特区方面请求为其他在新港人提供协助,相关工作得到香港同胞和特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他表示,为进一步做好涉港领保工作,我们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建设,专门就香港中国公民领事保护和服务出台规定,明确了服务范围和工作程序。外交部、驻港公署、200多个驻外使领馆和特区政府协调联动,打造“四位一体”工作网络。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热线与特区入境事务处1868热线有效对接,自2015年至今接听了大量香港同胞海外求助电话,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我们还努力为香港同胞外出旅行争取便利化安排,与特区政府一道,推动158个国家和地区给予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或落地签待遇,使香港同胞外出旅行更为便捷。

张业遂表示,涉港领事保护与服务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让香港同胞不管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中央政府的关心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

张业遂表示,香港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20年来,中央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办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切实贯彻落实。这是任何客观公正、不带偏见的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然而,一些国家出于这样那样的目的,故意歪曲事实,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对中国政府对港政策无理指责,妄图干预香港事务。

他指出,对各国在港利益我们将继续依法保护,也欢迎各国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同香港保持和发展关系,但我们坚决反对、也决不允许外国插手干预属于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希望有关国家政府、机构和个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涉港问题上谨言慎行。

张业遂强调,近年来香港刮起一股“港独”歪风,个别人打着“本土”、“自决”的旗号,企图抗拒中央、分裂国家。我们绝不容忍姑息“港独”,也绝不容许外部势力以任何方式向“港独”提供支持,这是一条红线。

希望香港同胞更多地了解国家,感知、支持和参与外交

张业遂说,外交工作有时显得“高大上”,因为外交代表国家,维护的是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但外交又很接地气,与每一位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利益都息息相关。

他表示,为了让广大香港同胞更多了解国家的外交,我们每年都安排多批香港各界人士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外交部,和外交部的相关司局负责人座谈,旁听例行记者会,与新闻发言人互动等,零距离接触和感受外交工作。

据介绍,外交部驻港公署定期举办大型公众开放日,向香港市民介绍外交知识、宣介国家外交成就。我们还与特区有关机构合作,在港举办“香港杯”外交知识竞赛、“外交之友”夏令营、“外交进校园”、“国际法进校园”、“外交讲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累计吸引全港数万名青少年参与。这些活动为特区各界更好地了解国家、感知外交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香港社会普遍赞誉。

另一方面,外交工作也需要广大香港同胞更多的支持。去年7月,香港成功举办“海洋争端解决国际法研讨会”,来自美、英、法、德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国际机构的2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海洋法及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等研讨交流,从专业角度就南海仲裁案发出了正义之声,这对我国有关涉海外交斗争形成了有力的呼应。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对外联系广泛,在很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有不少专业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我们欢迎也希望香港同胞能更多地参与和支持国家的外交工作。”张业遂说。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