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龙岩 > 正文
永定新型职业农民闯“新”路
2017-11-08 11:16:2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杨龙威  

李生水养殖的黄粉虫是石蛙的主食之一。阙小琴 摄

充好电,拓宽新视野

“以前我只养牛,种植百香果后,养牛产生的牛粪可以给百香果施肥,百香果的叶子可以用来喂牛、喂鱼,我们还在百香果底下养鸡,形成了一个循环的产业链。”11月2日,在永定区湖雷镇的枫盛生态家庭农场,农场主熊礼平一边带着记者参观农场,一边欣喜地向记者介绍农场的变化,他说这得益于自己与堂弟熊湘平在2016年9月参加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2015年8月,熊礼平与熊湘平一起创办枫盛生态家庭农场,专门养殖从内蒙引进的西门塔尔牛。据熊礼平介绍,一头牛至少可以赚3000元,最多的时候存栏72头,效益不错,只是苦于养殖模式单一,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拓展农场规模。“后来经过培训,掌握了百香果的种植技术,并且农场附近有不少荒置的农田,与授课教师交流后,他建议我们将土地流转过来种植百香果,打造种养一体的生态农场。”

“以前牛粪大部分是晒干之后以15元一袋卖给别人种柚子,一年也就卖一万多元,并不值钱。现在,这些牛粪成了种植百香果的理想肥料。”说干就干,熊礼平兄弟俩在培训结束之后,就回到农场着手流转土地,最终投资40万元,在今年完成了75亩百香果的种植。“现在是第一次挂果,收了大约6500公斤的百香果,保守估计今年可以收5万公斤百香果,今年至少能收回成本30万元,明年就可以实现盈利了。”熊礼平说。

永定区裕农人才培训中心副主任熊宣忠是永定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授课教师,据熊宣忠介绍,自2012年永定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1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以来,永定区不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逐渐形成一套精细培训、精准培育的工作机制,不仅实现了从“培训”到“培育”、从“办班”到“育人”的转变,更是实现由过去“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根本改变。“现在老公带着老婆来,老爸带着儿子来,最终夫妻成同班、父子成同学,一家人都来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情况在永定不是啥新鲜事。”

如今,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大展身手,悄然改变着永定传统农业的发展格局,推进永定现代农业向纵深发展。

尝甜头,打造新品牌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永定山多田少的现状,当大部分农民还将目光锁定在“一分田”时,永定城郊镇古一村的村民郑胜生却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将致富的路子锁在了山头。

“当时培训还没结束,但是灵芝已经开始出菇了,我心里很着急,马上就购买了菌包。”仿生态灵芝栽培是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一门主打专业课,今年4月,郑胜生参加第一期培训,没想到就成为了该课程的受益者之一,他说自己今年种的灵芝总共收成两次,合计收了100公斤,其中优质的1公斤能卖到600元,差一点的1公斤也能卖到400元。“通过培训,我已经掌握了灵芝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现在还能够指导别人。”郑胜生自信地说。

“新型职业农民的前景是不错的,作为新农民眼光更要长远。”郑胜生说自己过去养过河田鸡和乌龟,但都是“单打独斗”,属于传统农民的做法,这次培训不仅让他学到了技术,还找到了不少“同行”。尝到甜头的郑胜生,不仅准备扩大仿生态灵芝的种植规模,还准备成立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让大家联合起来种植仿生态灵芝,一起合力将仿生态灵芝打造成永定的一个新品牌”。

像郑胜生这样通过培训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在永定不在少数。

展身手,当好新农人

“植物和人一样,营养不良就会面黄肌瘦。那个长了黄叶的铁皮石斛,明显是缺少肥料跟水分。”说这话的是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李生水,他不仅是湖山乡涌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更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佼佼者。11月2日,记者来到李生水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参观种在树上的铁皮石斛。“铁皮石斛品质好不好,主要看石斛多醣跟石斛碱的含量,这里种植的铁皮石斛拿去检测,两种物质的含量比大棚种植的高出60%。”

“这里养了上万只石蛙,都是用山泉水养殖,然后喂养黄粉虫。”在李生水的石蛙养殖基地,虽然石蛙已经进入冬眠状态,但是李生水却是激情澎湃。

“要做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得成为农民,为此,我花了近三年时间去掌握种养技术,去学做农民。”大学毕业后,李生水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城市的机遇,回到家乡学做农民。结合家乡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李生水开启了虎尾轮、铁皮石斛等中草药的种植和石蛙、黄粉虫、山羊等的养殖之路,打造了从“零起点”到105亩,再到660亩的大型种养基地,并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实现了几万元到400多万元的快速升值。李生水说,如今,公司正在有序推进建设以休闲养生、生态食材、林下经济以及加工配送等为一体的福建涌源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我一定要让农村的人知道,大山一样能种出财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素质比较高,生产技术比较专业。”永定区农业局副局长巫煌星表示,通过培训,不少农民由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并且能够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创新特色、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扩大有效供给,走出一条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之路。(福建日报记者 阙小琴 通讯员 刘琦)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