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出席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承载着全市人民的心声,肩负着百姓的重托,带着各自的提案,陆续前往驻地报到。(本报记者 俞 杰 摄) 1月16日,天气晴好,和风拂面。出席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一早就前来三明宾馆办理报到手续。 登记、取证件、领资料,委员报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记者在报到现场看到,完成报到后,许多委员就迫不及待地浏览会议材料。现场不时可见委员们三三两两相互交流,畅谈过去一年的发展和变化。 委员们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三明”奋斗目标建言献策。会议期间,要认真听取审议报告,积极参与讨论,切实履行委员职责,献良策、建诤言。 张坤明委员有备而来,他精心准备了《水岸共治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他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之一来布局发展战略,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三明多县是三江之源,水系发达,沙溪河更是三明的母亲河,要让人们在三明望得见青山,又看得到绿水,在记得住乡愁的诗情画境中溯源而来、满意而归。“这份提案,我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我要在大会上与大家探讨。”诗意的话语中,张坤明充满了期盼。 “人类择水而居,水是生命之源。在水治中应以保护鱼类资源为切入点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在措施上,要增殖放流本土名贵鱼种,使河中的鱼类延续原有的生态链。要建立主要河段智慧监控系统,夜巡日守。严禁破坏鱼类资源的行为,如电鱼、毒鱼、电网捕鱼、春雷炸鱼等。在岸治方面,要建立生态防洪堤,防止防洪堤建设中生态破坏和污染,实现人工建造与自然的生息共养。”作为一名媒体人,张坤明结合他日常的采访工作,向记者细细介绍起来。 吴树中委员是一家会计师咨询事务所的主任。在报到后,他急切地翻阅着材料。 吴树中说:“我今年就‘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打造三明海西基金小镇’写了一个提案。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我市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极其严重,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依靠银行贷款,部分中小企业还依赖民间高利贷,股权融资这一当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方式,很少被我市中小企业主认识或重视。” “我市是否可以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把打造三明海西基金小镇作为我市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感谢有这个机会,有政协这个大平台,我要倾听大家的意见。”吴树中说。 宋佳音是老委员了。她向记者表示,今年大会期间,她将建议以市区北部的城市文化广场为中心,在周边建设具有三明文化特征的大型地标性建筑和彰显三明本土文化元素的主题文化公园,与延伸而至的绿道工程无缝对接。“既能改善周边人文和生活环境,又可宣传推介三明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特色文化,更能为三明市民打造一个提升文明素养和文化涵养的良好去处。” 宋佳音说,三明有客家文化、闽学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森林生态文化、交融民俗文化等六大本土文化元素。目前,在对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学(朱子)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方面,有较多的呼声,政府也有较多的投入,比如正在建设中的闽学文化长廊以及已经投入使用的三明绿道、湿地公园,设计者们在考虑方案时都有意识地加入了较多的三明文化元素,使大家在运动、休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东拓西扩,三明市区在逐渐向南北拓展,体育中心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人口密度相对集中的繁华区域。所以,应该加快这些区域的文化设施建设。”宋佳音说。 刘其淼委员曾经在乡镇工作近20年,他长期从事农村农业工作,对“三农”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政协大会,他将围绕这个话题,继续与大家交流。 他带来了《关于规范我市农村饮用水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将农村饮水安装户用水表工程纳入全市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农村饮水工程参照“河长制”运作,推行“渠长制”或“管网长”制度,不断规范农村饮用水的使用与管理,使其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刘其淼说,“三农”一直是我关注的领域、参政议政的重点,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比较用心收集“三农”情况,在下基层、访群众中了解到我市有不少乡村因饮用水水源枯竭或不足从而引发重复建设,给农民造成不少的负担,有的农户花费上千元。 “针对这一问题,去年在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饮用水源林地保护的建议》的提案,提出农村水源林地保护与修复、改善林分结构、推广‘以电代柴’、防止竹林过度扩鞭等建议,多数建议被林业部门采纳,取得了初步成效。”刘其淼说。(记者 骆志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