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龙岩 > 正文
永定:美丽风景化身“美丽经济”
2018-02-26 15:12:44  来源:闽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龙威  

 

“这里的土楼挺有意思的,很有客家传统文化的韵味。”上周末,来自广东深圳的游客周颖同亲友一起,自驾来到了龙岩永定区湖坑镇南江村。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土楼,让建筑学相关专业毕业的她颇为惊喜。

“去年,南江村接待的游客就已突破20万人次。”南江村党支部书记江道明告诉笔者,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素有“小延安”之称的南江村受到省内外游客热捧。

将“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南江村成为永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色小延安”的蝶变

“过去我们村十分落后,一片脏乱差。”江道明告诉记者,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包括南江村在内的湖坑镇南溪片区是一片红色热土。1942年前后,闽粤边工委机关干部和电台工作人员转移到南江村等地进行开荒生产、架设电台,并与延安保持联系,革命烈火熊熊燃烧。南江村也由此成为闽粤边革命活动的领导中心,赢得“小延安”之美誉。

然而,受限于地理位置、交通等原因,南江村山多地少,村民收入微薄,深山中的“小延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得都不理想。

难题如何破解?

除了红色资源,位于南溪“土楼沟”景观中心的南江村,本身即拥有数百年的历史。村子的面积不算大,却完好地保存有30多座客家韵味十足的明清建筑,村内23座建筑风格兼容并蓄的土楼更是其中的精华。民居祠堂、书屋古井、客家风情一应俱全,翠林碧溪、水稻梯田、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每年我们都要对村里的土楼群进行修缮保护,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守护客家文化。”江道明介绍说,随着近些年土楼旅游的火爆,土楼资源丰富的南江村,也开始愈加重视这些不可多得的资源,走起了旅游的路子。在江道明看来,土楼、红色文化资源和客家元素一道构成了独特的南江村,这些资源和要素是村里的命脉,亦是村里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与土楼群修缮保护同步的,还有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

2006年,依山傍水的南江村开始着手进行村庄整治,建设新农村。从党员干部带头,分片义务清理河道、公共区域垃圾,到全村参与,合力共建,如今,参与美丽家园建设已成为村民们的共识和自觉。拆除了空心房猪圈和旧茅厕,并利用拆后土地建设停车场、农民公园、垃圾池和游览步道等,全村环境大为改观。

旧貌换新颜,引来游客。南江村一跃成为全国宜居示范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学习借鉴典型村,成为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产业兴带动村美民富

“冬蜜品质好,卖价高,我们村的山里有成片桂花树,这也是最好的冬蜜源。”随着乡村旅游的声名鹊起,南江村引来了数量可观的游客。当地村民靠着蜂蜜、竹笋、红柿、生姜等土特产品,生活日渐红火。

此前,南江村请来农业专家,引导村民嫁接改良4000多亩的柿子品种,培育早熟柿子,随后又对3000亩竹山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在竹山养羊,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此后又引进了数百亩生姜、百香果等特色果蔬种植。如今全村已有200多人从事规模种植业,村里的每个特色产业都有了示范基地。

“美丽乡村,不能止于外表,对农民来说,收入的稳步提高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永定区副区长卢文阶介绍说,不单是在南江村,如今永定全区都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景区旅游开发相结合,依托土楼旅游、红色旅游,促进现代化的农村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永定还依托生态自然环境、特色产业、民俗民风、农村居住环境等资源条件,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产业,铺开了一幅“点有风情、线有风景、面有风光”的美丽乡村新格局,将“美丽风景”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美丽经济”。

“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发挥当地资源禀赋和人文风貌,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主题,努力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卢文阶说,永定区农业、旅游部门通过举办“土楼过大年”“乡村旅游节”“坤雅采摘节”“芙蓉李采摘节”和“龙湖信美湾垂钓采摘节”等极富特色的美丽乡村旅游活动,将农家乐、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景点串点成线,纳入土楼旅游宣传和游览线路,深受游客欢迎。目前,永定区建成农家乐、农业观光园、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休闲乡村旅游点280个,旅游服务业和休闲农业从业农民达2.6万人,年实现创收3.8亿元以上。目前,永定区有近80个村获评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庄,20个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

□ 通讯员 刘永良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