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 正文
龙岩:发挥红色优势 培育支柱产业
2018-05-09 11:21:09 张杰 阙小琴 戴敏 邱妤 马悦 李凌生 来源:漳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康晓青  

古田(吴地)红军小镇鸟瞰 (林斯乾 摄)

东南网龙岩5月9日讯(记者 张杰 阙小琴 戴敏 邱妤 马悦 李凌生)春末夏初,位于梅花山腹地的古田红军特色小镇绿树繁花,生机盎然。走在被称作“铸魂路”的村道上,扑面而来的红军标语、漫画,耳畔传来的红色歌曲,不时走过的一列列穿着红军服装的队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古田干部学校(林斯乾 摄)

据悉,这个以举世闻名的古田会议为依托和支撑,以“弘扬古田初心,牢记时代使命”主题打造的党性教育活动实践基地,自今年1月15日运营以来,已承接培训班83期3576人次,接待游客7300多人次,成为龙岩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的一个新增长点。

福龙马厂区鸟瞰(马悦 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古田而及整个龙岩,时下的闽西,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唱响红古田,全力打造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阔步迈向新征程。

依托强有力的项目带动,这些年闽西老区有色金属、建材、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迅速崛起,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紫金铜业(马悦 摄)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龙岩该如何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经过充分调研,立足闽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着眼于推动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去年12月《龙岩市培育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炉,提出培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双培育”计划,计划到2020年,全市培育形成有色金属、机械装备、文旅康养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全市培育形成产值(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00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10家。

龙工厂区(卢水生 摄)

目标既定,落实是关键。为此,龙岩市出台了主要领导挂钩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一业一策”、“一厂一策”、促进工业发展15条等一系列扶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全力以赴加快打造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

“现在中型挖掘机已经没有成品了,一下线就被拉走了,小型挖掘机还有一部分成品。”5月4日,记者在中国龙工总裁助理张永祥的带领下,来到企业挖掘机生产车间,现场除了忙碌不停的工人,就是马不停蹄的焊接机器人。

龙工成品仓库(卢水生 摄)

去年4月,龙工将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8000台套龙工挖掘机“四轮一带”项目和年产3000台挖掘机整机产能回归项目安排在龙岩实施,并相继在去年8月和今年1月正式投产。“两个项目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20亿元以上。”张永祥说。

侨龙应急装备大功率移动排水车演示(邱妤 摄)

得益于龙工、龙净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去年,龙岩全市拥有规上机械装备制造企业176家,实现产值335.16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市工业产值13.7%,机械产业正成为龙岩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

而在紫金矿业、金龙稀土等龙头的带动下,去年,龙岩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600.34亿元,同比增长33.6%,今年更有望突破700亿元大关;

龙岩市民在莲花山栈道上休闲。(林建德 摄)

文旅康养产业方面,龙岩以古田会议、客家土楼等知名品牌为龙头,不断推进文、旅、康、养各产业间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响“清新龙岩·养生福地”品牌,力争今年实现产值850亿元以上……迈步新时代,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龙岩正在打造千亿级产业的道路上阔步新征程。

短评

让红色DNA融入老区新一轮发展的血脉

从古田会址里的熊熊篝火到松毛岭上的隆隆炮声,从“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豪迈到“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坚守,从“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的繁华到“我们是第一模范区”的荣光……

从历史深处走来,经历多少血火洗礼、苦难辉煌,红色无疑是流在闽西血脉里最鲜明的DNA,也是龙岩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仔细考量龙岩正大力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不难发现他们与红色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红色DNA理应深深融入老区新一轮发展的血脉,唱响红古田,发挥红色DNA赋予龙岩在军民融合、红色文旅等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放大,并传承“苏区干部好作风”,以党建、作风建设促发展,实现闽西经济社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不负这片红色的热土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记者 张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