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 正文
莆田:产业扶贫扶出持久“脱贫引擎”
2018-08-31 10:24:22 欧碧仙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楠  

位于仙游县度尾镇云水村的同欣生态园。记者 周明太 摄

东南网8月30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碧仙)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莆田全市不断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建成162个产业扶贫项目,打造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新“引擎”。

产业扶贫下一步该怎么走?“要立足当地资源和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给出了如是思路。

近日,莆田出台相关文件,确定了“年内全市88个贫困村都必须建立一个及以上的产业扶贫项目;到年底全市打造52个以上可学习、可推广、可复制的产业扶贫典型,确保全市有脱贫任务的52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典型”的产业扶贫目标任务。

因地制宜合理谋划特色产业

初秋,仙游县度尾镇云水村同欣生态园里,几十亩柑橘、香橙硕果累累。“目前,生态园种植了莲雾、树葡萄、巴西樱桃、柑橘等20多个果蔬品种共1万多株,总面积200多亩。”同欣生态园负责人、云水村党支部书记林瑞欣介绍,单是柑橘类,就从重庆等地引进了12个品种,采摘期可从今年11月持续到明年5月,“生态园规模大、苗木品种丰富,基本形成了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欣生态园是度尾镇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建成的14个精准扶贫产业基地之一。去年,云水村立足本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注册成立了仙游县云水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发该村225亩荒地,建设同欣果业生态园,并吸引贫困户参与到开发建设中。“生态园不仅发展农业采摘,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热潮。我们也可以分到更多红利。”今年68岁的黄世明,原是云水村的贫困村民,同欣生态园建成后,她入股产业获分红,还当上了产业工人。“每个月工资2000元,去年还领到6000元的分红,我们家已经成功脱贫了。”

“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只有产业精准,才能加速脱贫。”度尾镇党委书记官金华介绍,该镇属山区乡镇,总人口9万多人,精准扶贫任务繁重。去年,该镇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全镇打造了10个精准扶贫产业基地,涉及文旦柚、百香果、木材加工等当地特色产业或“短平快”产业,当年创下了72.22万元的入股分红资金,为全镇261户808名贫困人口增收2000元至7600元不等。

今年,根据“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该镇再建成4个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并力争年内实现全镇19个村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全覆盖。“今年,全镇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入股分红资金有望突破120万元,帮助贫困人口高质量持续稳定脱贫。”官金华对此信心满满。

“扶贫产业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一哄而上。从根本上要强化市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整本地区种养业结构,培育‘一村一品’。”莆田市农业局扶贫科科长陈立新介绍,在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选择上,莆田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坚持“一县一品”的总体布局;二是在产业选择上立足当地种养习惯和产业基础,培育“一村一业”;三是特色产业要落地,还要尊重群众意见,并跟着市场需求走。通过因地制宜、合理谋划,目前,莆田全市已发展产业扶贫项目162个,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仙游县大济镇坑北村的精准扶贫产业基地迎来葡萄丰收季。 陈国松 摄

产销衔接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今年6月,产自仙游县社硎乡白洋村的“白洋牌”金线莲亮相第十六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这不是“白洋牌”金线莲首次参加此类展会。“市、县农业部门多次组织我们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会、项目成果交易会等各类大型展会,提升我们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产品销路。”仙游县豪友昌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剑忠说。

2015年8月,通过社硎乡政府、驻村干部的牵线搭桥,福建省利荣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与白洋村村民共同成立仙游县豪友昌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林下经济。2016年,合作社带动村里的46户贫困户一起创业,年底即脱贫29户。去年,合作社继续把17户精准扶贫困难户纳入社员管理,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模式,让贫困户通过获得劳动报酬及固定分红收益的方式,达到脱贫致富目标。

“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一年光工资收入就能领到1.5万元,每年还有固定分红收益5000元左右。”郑剑忠说,产销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双赢”局面。

事实上,“运不出、卖不掉、价不高”是许多贫困地区农产品在销售环节上的共同烦恼。“贫困地区的自然生态大多良好,出产的农产品大都是绿色天然的优良产品。但受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成本偏高、市场信息不畅、品牌建设滞后等因素制约,许多优良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官金华说,因此,抓产业扶贫,不能只抓生产不抓市场,生产、技术、资金服务要跟上,市场营销服务也要跟上。

推动产销衔接,莆田具体怎么做?莆田通过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合同购销关系、组织优质农产品参展参会、发动企村结对帮扶以购代捐等方式,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带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比如在‘莆商在行动’精准扶贫活动中,三棵树涂料有限公司结对帮扶涵江区庄边镇萍湖村,协助他们探索‘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为萍湖村搭建电商平台,向农户统一收购枇杷、线面、蜂蜜等农产品,统一包装销售,让萍湖枇杷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每公斤售价高达24元,同时也让‘生产有记录、质量可查询’的现代农产品成为现实。”莆田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向伟说。

创新模式优化利益联结机制

仙游县是莆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共有贫困村38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6174户20456人。

以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该县通过政府搭建平台,进行扶贫资源整合和产业整体规划,在贫困户、企业、合作社等各经营主体间,建立起一套稳定持久的利益联结机制,破解贫困户收益难题。“我们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统一扶贫资金管理,将扶贫资金全部优先倾斜产业项目,作为每户贫困户入股产业基地的合作资本金,并引导贫困户将小额贷款抱团使用,探索发展红木家具生产、工艺品小件加工、花卉培植及名贵苗木、茶叶、金线莲种植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初步形成贫困村有致富产业、贫困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仙游县农业局副局长黄秀章介绍,目前,全县已初步建成扶贫产业项目112个,通过“党建+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共吸纳828户贫困户入股,带动就业1031人。

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莆田不断探索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好做法。

湄洲岛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妈祖文化两个“宝贝”资源,探索“乡村旅游+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助推全域旅游,拓宽岛上东蔡村、下山村等2个贫困村的脱贫渠道。城厢区利用本地晚熟龙眼基地、花卉基地等特色农业优势,捆绑贫困户,建成了4个特色农业扶贫基地;同时,探索“公司+贫困户”模式,发展了16个产业扶贫合作单位,带动贫困户增加就业、分红收益……

“目前,全市探索创新出‘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农村电商平台+贫困户’‘乡村旅游扶贫+贫困户’等六种产业扶贫模式,指导市场主体与贫困对象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抱团发展、稳定发展。”陈立新说,今后,莆田将在全市推广此六种模式,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