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 正文
南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
2019-01-07 10:08:47 朱昕华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楠  

近日,南平市委书记袁毅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七大绿色产业发展、“水美经济”“生态银行”建设、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及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工作小组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市领导兰斯文、黄健平、罗志坚、伍斌、庄莉、潘剑才、梁廉荣分别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七大绿色产业是南平市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着力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第一支撑和第一战场。要坚定信心,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抓下去。要重规划落地,加强对规划的梳理研究,进一步完善规划、细化目标、实化措施,扎实推动绿色发展行动纲要、七大绿色产业规划和配套支持政策落地落实。要重项目带动,围绕延链聚群,加大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金娃娃”项目,为七大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重创新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创新的思路突破全产业链、重大项目招引、拓宽融资渠道、专业园区建设、集约节约用地等关键性问题。要重统筹联动,既要用联系的思维促进七大绿色产业联动发展,又要各有侧重地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重点突破。同时,要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七大绿色产业发展提速提效。

会议强调,“生态银行”是南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生态产品实现价值路径,推动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一项创举。要注重借智引力,更好发挥专家委员会的智库作用,积极推动“生态银行”机制创新、路径创新,高质高效推进试点工作。要突出创新运作,健全生态公司运作模式,加强资源要素整合,选优派强人员力量,切实把“生态银行”经营好、运作好。要导入产业项目,多渠道开展项目招商推介工作,加快引进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合作开发,把“生态银行”建设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要及时总结提升,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加快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确保“生态银行”建设有序有效推进。

会议强调,“水美经济”是南平市充分挖掘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培育新动能的创新之举。要强化规划引领,提升思路理念,加强顶层设计,高站位、高标准编制《水美南平现代化规划》,科学制定近、中、远期目标,扎实有序推进水美南平建设。要强化资源管理,抓紧摸清水资源底数、查清水资源资产,系统谋划、统筹运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要强化产业融合,紧密对接七大绿色产业发展,分阶段、有侧重地策划实施一批水缘经济项目,促进“水美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要强化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将“水美城市”建设与城市经营、土地开发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要坚持质量第一,努力建设精品工程、百年工程,确保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会议强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是再上新台阶、建设新南平的迫切需要。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严管与厚爱结合,持续提振精气神、激励干事业。要抓提升能力。各级各部门要把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作为重大责任,既抓政治能力,也抓业务能力,有计划、有目标、有检验标准地抓好干部能力提升,加强“传帮带”,提升“战斗力”,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抓正向激励。认真落实好各项正向激励措施,坚持凭实绩、用机制选人,树立讲担当重担当、重实绩重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用好容错会审、问责会审机制,让干部轻装上阵、甩开膀子,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要抓从严管理。加大对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督查问效和执纪问责力度,以严的作风、严的纪律管出强的班子、铁的队伍。要抓机制推动。系统梳理总结,加快形成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干部队伍形成奋力担当、奋发作为的生动局面。

会议强调,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南平作为后发展地区,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创优营商环境。要提升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突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良好营商环境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发力,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围绕缩短办事时间、降低交易成本、畅通政商沟通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等,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互联网+放管服”平台建设,强化政策兑现落实,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开展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要用心用情服务,持续开展“百名局长帮百企”等活动,推动干部大胆与企业家打交道,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人才、融资等困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会议要求,各专项工作小组要明确职责,抓紧制定工作细则和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工作小组的目标要求、职责任务、工作方式,把重点和精力放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狠抓落实上,推动各专项工作抓得更实更有效。要把握统筹,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面收集、及时反馈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加快协调解决,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创新方式,结合“智慧南平”建设,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完善“两单”平台、“随手拍”社会监督机制等,推动问题快发现快解决、工作快落实快推进,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强化督查,深化“大督查”机制,对工作不落实、问题不解决的,抓一批典型,动真碰硬、问责问效,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服务高质高效。(记者 朱昕华)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