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南平 > 正文
“智力引擎”添动力 绿色发展风正劲
2019-02-18 10:39:45 卢国华 罗勇安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楠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日闽北,求贤若渴,海纳百川。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要求,多措并举,用劲用力,突破人才发展瓶颈,有力推动人才向山区集聚,闯出了一条引才聚才的新路,人才长期外流的局面开始扭转,为南平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主动出击,新政频出做大人才总量

相对沿海发达地区,南平是山区市,属于经济后发展地区。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着“短板”:人才总量小、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留不住、外流多,引进人才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更难。

面对山区人才工作的普遍性难题,我市围绕“来得了、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2017年以来出台了《关于加强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条措施》及《南平市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南平市人才住房保障暂行办法》等6份配套文件,强化政策牵引、待遇留人,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链”。突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维定势,把人才投资作为最具价值的投资,设立市人才专项资金,每年统筹不少于2亿元,10个县(市、区)都设立了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并保持年增长10%以上。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累计落实人才公寓1134套,确认人才奖励房111套。新建人才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医疗、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与此同时,我市抛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招才,于2017年和2018年开展了两届“人才·南平校园行”专场招聘活动,走进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众多省内高校,采取组团作战,聚焦绿色发展和人才政策,通过专题报告会、专题宣传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南平、宣传南平,吸引近万人签订就业意向,形成了引才聚才的“海潮效应”。

“我是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人才·南平校园行’招聘活动,当时就挺心动,决定到现场了解具体情况。”现就职于延平区峡阳中心小学的朱俊蓉回忆说。

2016年,朱俊蓉从福建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后,到泰国一所学校担任了汉语国际教师。她说:“在外求学工作多年,一直没有好好感受家乡的变化。2017年11月在福州参加了南平人才招聘会,我发现家乡建设脚步飞快,我为家乡感到骄傲。而且,市里很重视人才,实施的人才政策很让人暖心,更加坚定了我回家就业的决心。”

不仅是教育行业,我市医疗、交通、规划等民生事业同样面临人才紧缺。我市借鉴省引进生模式,面向国内外著名高校,选拔引进建筑、水利、交通、规划、经济、工商管理等紧缺急需专业硕士、博士74人,其中党政储备人才18人。通过直接考核聘用的方式,着力引进一批教育、医疗卫生高层次中青年骨干人才,也采取“面试+考核”的招聘形式,招聘乡镇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882人,定向委培医学类、教育类储备人才576人。

围绕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我市积极为各类优秀人才营造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2017年以来,全市新引进大学生8849名,是人才系列政策出台前一年的3.8倍,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34.79万人,人才长期外流的局面开始扭转;全市共招录公务员1460名,招聘事业单位人员4273名,争取引进生、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299名,居全省设区市前列。

以产引才,人才向产业、企业、重大项目集聚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市正在经历一场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大育强,这场围绕“两业经”的蜕变,正让南平成为一个吸附大量人才的“大磁场”。

2017年元旦刚过,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苗玉和,在一股强冷空气的“陪伴”下来到光泽,到福建圣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常务副总经理。

“光泽的天气很冷,但创业氛围很热。优良的政商环境、优质的创业平台、和谐的工作氛围、暖心的团队关怀,让我深深喜欢上这里。”苗玉和的工作目标很明确:未来3至5年,争取获得新疫苗注册证书3-5项,取得兽用生物制品产品批准文号5-6个,申请发明专利2-3项,申请省级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等;在圣维生产基地建成后,各条疫苗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满足圣农对疫苗产品需求,扩大对外销售,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吸引高端人才苗玉和到闽北工作,正是南平广阔的创业舞台和成长空间。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制品、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与资源禀赋相得益彰的七大产业。我市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推动人才向产业、向企业、向重大项目集聚。制定出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十条政策、促进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十三条奖补措施,支持企业创建人才平台载体,开展技术创新。扎实兑现落实重点产业人才引进培育优惠政策,给予23家重点龙头企业,小巨人领军企业每年9200万元重点企业人才工作综合补助授信额度,充分激发企业引才主体作用。全市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团队)47人(个),总量增加了57.3%;引进企业各类所需人才1543人;新建省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23个。

强基固本,八百青年生力军进农村

从2018年8月任武夷山市星村镇红星村党群工作者,到当选红星村党支部书记,今年27岁的周世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责任。“我从福建工程学院毕业后也在寻找理想的工作。看到南平招聘基层党群工作者的信息,就有了试一试的想法。”周世云说。

在红星村主持村党支部工作期间,周世云和村两委一道解决了诸多事项:化解5个村民小组选举难题,圆满完成村级组织选举任务;主动向国家公园沟通村口至村部沿线路灯项目意向,积极到财政部门沟通,协调自来水管网问题,争取“一事一议”巷道硬化项目资金8.6万元……

我市70%人口在农村。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心也在基层。我市在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体检”中,摸排到乡村基层存在人才“空心化”现象,部分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同时,调研中发现有600多名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何进一步吸引优秀大学生返乡,打造村干部职业化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我市探索推出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机制,在财力薄弱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计划用三年时间,从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选拔3000名基层党群工作者到村(社区、重点非公企业)工作,为破解乡村人才“空心化”开出一剂良方。

基层党群工作者的选拔,吸引了广大大学毕业生的眼球,共有5551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选拔考试,其中南平籍生源占88%,形成了本土人才回归的井喷效应。经过笔试、面试、考核等,首批825名基层党群工作者于去年8月到岗服务,覆盖我市346个贫困村和115个软弱涣散村。目前已有175人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549人担任村主任助理,其中149人兼任村团组织或妇联干部,经换届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21人、村主干5人。这批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全市大专及以上学历村干部人数比增48%,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后备干部队伍。他们在农村激情创业,辛勤付出,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肯定,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聚才引智,人尽其才唤出满园春色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竞争的核心。

当前,南平市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打造“水美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文明、补齐民生短板等,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支持。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针对刚性引才特别是引进高端人才难的实际,我市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渠道,以产业和项目为纽带,持续深化“假日专家”“候鸟人才”等柔性引才模式,推动我市与人才集聚区之间人才资源的多形式开发共享。

2018年5月10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袁隆平与武夷山市政府签订共建“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工作站在武夷山市(五夫)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落户。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8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5人,享受市政府津贴463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博士后工作站(基地)5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人才平台载体66家,柔性引进袁隆平、谢华安、陈宗懋等一批国内著名院士专家16名,较2016年增长60%。圣农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全国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国茶叶学会武夷星茶业公司学会服务站被评为国家级学会服务站,实现国家级人才平台“零”突破。

与此同时,我市敢于打破常规、拓宽视野、畅通渠道,做到不拘一格引人才。如加强校地合作,与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交流、挂职锻炼、实践实习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密切交流合作,先后接收了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13名挂职干部,邀请博士生、硕士生5批次近百人到我市走访考察,组织500多名青年干部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修学习,提升能力水平。

我市还积极探索,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同步出台了《发挥本土人才作用的二十条措施》,优秀本土人才同等享受引进人才租房补贴、人才公寓、人才奖励房等优惠政策,给予本土人才创业补助、科研项目补助等特殊政策,鼓励本土人才留乡干事创业,构成了良好的人才环境和人才格局。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显其才。随着一系列人才政策的落地,我市重才引才的社会氛围也日渐浓厚,人尽其才的良性局面正在形成,南平正成为群英荟萃之地和干事创业热土,“智力引擎”动能澎湃。(卢国华 罗勇安)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