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八闽乡讯 > 厦门 > 正文
​紧盯实战铸剑练兵 锻造“四个铁一般”厦门公安铁军
2020-05-29 19:04:07 王玉婷 厦公宣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许丽蓉  

应急处突演练。(资料图片)

▲公交分局开展应急处突演练。

▲同安公安分局举行训练科目比武。(资料图片)

淬火成钢铸利剑,全警实战大练兵,一定要练出效果、练出水平。

全警实战大练兵开展以来,市公安局紧盯练兵质效、时效、高效、实效,全面激发实战练兵动能,为有效履行新时代公安职责使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能力素质保证,全力锻造出“四个铁一般“——“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

今天,让我们走近“练兵场”,看看厦门公安的硬核实战练兵新模式。

启动部署

“一把手”挂帅

建立实战训练督导机制

这场大练兵,可不是来虚的。

“去年八月,公安部印发《关于2019年至2022年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的指导意见》,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厦门公安聚焦实战,把能力提升作为打造公安铁军的重要抓手,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处处长陆志成告诉记者。

这场大练兵有多严格?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警务实战训练工作,由“一把手”亲自挂帅,和勤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并“量身定制”工作方案,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练兵工作向提高实战能力聚焦发力。

接着,厦门公安派出最强“督导组”——建立党委、政工、督察部门三位一体的实战训练督导机制,“督导组”深入基层一线,采取受检单位随机、科目随机、人员随机的方式,进行实地督导。并及时开展现场考核、现场点评、现场送教,让基层练兵更实战化、规范化、常态化。

“实战训练的成效,都会导入全局年度差异化考评,练兵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领导干部责任制等挂钩。”一名一线民警称。

在这样的紧盯、重视下,2019年全省公安机关实战比武竞赛中,厦门公安取得2个组别第一、9个单项科目第一的好成绩,全面检验了特区公安敢打必胜的能力本领。

亮点特色

以考促训重实效

紧贴“疫”线实战教学练兵

“人民公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实战需要什么,我们就练什么。”陆志成拿出一份《厦门市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2020年工作任务清单》,“清单”上,各类练兵项目共有15项——基础法律知识、基础警务实战能力、基本体能、现场执法能力……

实战就要重实效,陆志成处长告诉记者,此次大练兵,我市警方坚持以考促训,周测、月评、季抽、逢训必考,将警务技能、战术、体能、手枪射击、政治理论、信息化应用等纳入各类培训必考科目,上网公布学员考试成绩,并第一时间通报送训单位。勇担使命以战促训,彰显公安铁军本色。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市公安局把疫情防控一线当作“练兵场”,创新“疫”线练兵新模式,紧盯科学防护和执法实战急需,深入15个一线实战单位收集训练需求,分类开展公共卫生状况处置、防护战术技能、防护装备穿戴、应急处置等实战课题攻坚,接连下发疫情防控期间实战练兵、心理健康服务和科学健身运动战疫等指导性练兵意见,指导形成8类20项涉疫课题典型教案、微视频和操作指引,供基层实战单位互学互鉴。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还因地制宜,根据阶段性任务特点开展线下针对性、定单式教学,选派由20名教官和5名军转医师组成的2个实战教学送教服务队,深入交通检查站、收治医院、隔离酒店和防护物资工厂等13个任务点开展精准送教,受教民警累计突破千余人次。

正是得益于紧贴“疫”线实战的全警大学习、大练兵,厦门公安至今无一起因工作不规范、防护不到位引发的执法安全、接触感染事件。

创新形式

“三大硬核”创新

全面提升警务实战能力

创新形式的大练兵,让厦门公安焕发出新的战斗力。

据悉,全警实战大练兵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创新建设“互联网+”实战训练平台、“智能+”信息施训平台、“e警队+”训练管理平台等“三大硬核”,全力打造全市公安机关实战练兵新模式,为提升练兵效能淬火成钢,全面提升警务实战能力。

就拿“互联网+”实战训练平台来说,该平台辐射公安内网外网,集训练管理、在线学习、考试考核、能力评估、交流研讨五大功能为一体,是全省首家融合公安网、互联网、手机App多种手段的综合性警务实战训练平台。

学习不会枯燥,结合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精品课程,平台建立入警训练、职级(警衔)晋升培训、专业训练、发展训练四类课程库,不仅课程库定期充实更新,学员还可利用VR、动漫等技术,让理论练兵也充满真实感、现场感和操作感。学可以即时学,考试也可以即时展开。(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厦公宣)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