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福建人在香港 > 正文
“中国这十年·在港闽籍乡亲话发展”之五
陈亨利:闽港联手做强福建品牌
2022-10-04 22:08: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紫腾  

写在前面的话

“中国这十年·闽籍乡亲话发展”系列报道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非凡十年,紧扣闽港两地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讲述在港闽籍乡亲与福建家乡、与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的新时代精彩故事,通过在港闽籍乡亲的视角,展现这十年间福建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纺织业联会会长陈亨利接受东南网香港站视频采访画面

人物名片

陈亨利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纺织业联会会长。


东南网香港站:在过去十年中,您认为福建有什么样的发展成果?

陈亨利: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香港的同胞,海外的华侨,我们都很积极的去福建投资和建厂。这十几年来,福建经济发展非常快,也有很多福建的企业,来香港上市、融资,都做得非常好。我们在香港也有一百多万的福建老乡,曾经经过两地政府的协调和支持下,我们也成功做了“福建计划”,帮助好几千位福建老人,可以回到家乡去退休。

东南网香港站:就您个人而言,在这十年之内有哪些新的发展?

陈亨利:我做纺织服装,事实上过去几十年,因为配额问题,在东南亚国家做了很多工厂,所以,跟当地的关系也很好。在纺织界,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特别在我老家的泉州,可能是全国最多生产品牌服装的地方。另外,我觉得,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大家都说在2030年,东盟会成为全世界第四大的经济体)。我相信,我们福建,我们中国的品牌在那边也会有很多机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香港企业几十年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创新能力和国际的营销经验。而内地的企业,有资金,有规模,有品牌效应,我觉得如果双方可以强强合作,未来,将会做到更好。其实,三年前,我们将国际品牌安踏,引入东盟,现在在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都已经开了实体店,初步效果非常好。未来我们都很有信心将这个品牌做成东盟最好的品牌之一。

东南网香港站:福建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香港一直也是福建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一直以来,为福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和动力,您认为未来闽港两地合作,应该在哪些方面继续提升?

陈亨利:香港在创科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们有五所搞研究的大学,它们都是世界百强。另外,我们有很多家服装的上市企业,其中包含一些内地企业。我认为这方面可以更深度地发展,将香港的一些创科成果应用到企业中,将它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再将产品卖到内地、卖到世界。

东南网香港站:您的企业是否已经开始与香港的高新科技合作呢?

陈亨利:香港在服装的面料、纱线的开发等基础科研方面均有优势,但香港过去在落地转化方面做的不是最好,所以最近我也积极去跟HKRITA(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或者香港理工大学,把它们的创科成果想办法转变成市场化、产品化,我相信我们老家福建的品牌,也可以跟香港的这些科研机构好好合作,我相信对我们的品牌都会有很多机会。

东南网香港站:十年来,福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广大闽籍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您认为福建应该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这些地区进行互联互通的呢?

陈亨利:几百年来,很多福建人到海外经商、谋生,所以,很多在海外的华侨,比如我们家,在关岛、塞班岛这些太平洋小岛也生活了很长时间,我们跟太平洋岛国有很多的联系。之前,根据我国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联合印发的《“十三五”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所提出的进一步建设完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我们在厦门建了一个加工厂,把我们一百多艘远洋渔船开往深海捕捞没受污染的金枪鱼带回到福建,一部分外销,一部分内销,使我们内地有机会享用这些深海的优良资源。

其实,福建的集美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在养殖方面、航海方面都有很好的优势,这也是岛国需要的。所以,怎么样为国家在太平洋岛国建一个桥梁,做一个窗口,是需要思考的。另外,我们福建也有很多养殖户,也可以到小岛去养殖,或者培养一些新的品种,再回到老家去养殖,使我们的国民可以有更丰富的食材。过去在我们家,在关岛、塞班岛,建立了一些华文小学、中学,让当地华侨可以念书,可以对中国的语言、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几十年来,我们也在马来西亚沙巴州跟亚庇的福建商会合作,一起办了亚庇的建国中学。几十年来,我们为华侨子弟培养超过一万名学生。我们在关岛、塞班岛,有经营酒店。事实上,华侨大学的旅游系,是我们国家最好的旅游系之一,我们每年会带好几个华侨大学的旅游系的学生,到我们的酒店去学习。同事告诉我,福建来的学生非常优秀;大学那边也告诉我,他们回去后,视野更开阔,外语也讲得更好了。我想对同学们来说,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非常有意义,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合作方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