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高资产负债率、高财务杠杆意味着什么?
这里我们不妨首先研究一个小的情景案例,然后高财务杠杆的隐忧就立即显现出来了。比如某项目需要2元的总投资,繁荣时支付利息之前的投资报酬率为15%,萧条时为3%,不考虑所得税。
如果不举债,2元总投资均由股东投,那么总投资/股东投资,即财务杠杆是1倍,繁荣时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即股东的投资报酬率,为15%,萧条时股东的投资报酬率为3%,波动幅度为12%。
如果股东只投1元举债1元,利率为10%。此时总资产/股东投资,即财务杠杆为2倍。繁荣时支付利息之前的利润为15%×2=0.30元,支付0.10元的利息之后,股东的利润为0.20元,股东的投资报酬率为20%。萧条时支付利息之前的利润为3%×2=0.06元,支付0.10元的利息之后,股东的利润为-0.04元,股东的投资报酬率为-4%。股东投资报酬率的波动幅度为24%,被放大了2倍!刚好是此时的财务杠杆!
这一情景案例告诉我们,高负债的企业,股东的投资报酬率和股东的现金流,对经济周期更为敏感,繁荣时可能赚取得更多,萧条时则可能赔得更惨!这一情景案例,是普适的真理,不会因为你是中国房企而“法”外开恩。
换言之,如果财务杠杆是3.4倍或5倍,这是不是意味着四大房企的股东的投资报酬率的波动幅度是不举债企业的3.4倍或5倍?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房企在繁荣时比低负债的房企赚得更多?在萧条时将比低负债的房企赔得更惨?为什么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的财务杠杆仅为1.2倍?这是不是意味着包括保利地产在内的四大房企,在豪赌中国经济永远繁荣?
第三,逐渐放缓的存货周转率意味着什么?
存货水平逐年大幅攀升,存货周转周期逐年延长,存货周转速度逐年放缓,无非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正如同我们在杜邦分解等文章中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想要赚取足够高的投资报酬率,在周转放慢的情况下,就只有提高价格、降低成本或两者兼而有之。或许当下房价持续上涨,这是原因之一?
其二,我们不妨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库存持续增加,是需求的增长大于供给的增加,还是供给的增加大于需求的增加?存货水平周转放慢,是意味着销售的增长跟不上库存的增长,还是销售的增长快于库存的增长?供给增加大于需求的增加、库存的增加快于销售的增长,当前的价格持续上涨是可持续的吗?依靠预收款支持大幅增加的库存这一商业模式是可持续的吗?
概言之,不可持续,就意味着未来某时刻一定会改变运动的轨迹。正如同拉到了极致的弓,松手之际,此前积聚的势(能),会导致弦以加速度回归原点。依赖土地财政和高杠杆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依赖预收款和高杠杆的房地产经营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也是如此。何时回归?回归于势尽之时!回归于有支付能力的少数购房者全部进入市场,回归于百姓的储蓄耗尽之时,也可能回归于中央政府主动牺牲增长速度以求结构调整之时。(完)
(上海热线财经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