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温州
即便是在国内整体经济企稳回升的当下,温州楼市依旧显得有些“执拗”。
上半年各地经济数据陆续出炉,温州成了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跌的“独苗”。温州房价下跌的态势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年。
这个此前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如今却不时曝出跑路、跳楼或者破产的新闻。在追因的过程中,一个数字或许可以回答上面的问题。
据悉,温州中小企业大概有70%与房地产有关系,有的买楼,有的入股投资房地产。地产市场缩水后,影响了企业抵押物的市值,导致银行缩小这些企业的信贷规模,“弃房”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不少企业之间的互联互保模式,导致这样的链式反应还在继续。
当前,在“稳增长”这一重大课题中,通过温州楼市透视这个区域的经济现实,可以发现它背后的企业资金沉淀于楼市等折射的意义。
2014年已经过半,中国经济也走完了上半场,在这样一个节点,我们对温州经济的再回眸和再调查,希望能找到对于其他地方的镜鉴意义。
跑路、跳楼或破产,自2011年以来,民营经济重镇温州便被这几个关键词充斥。而互保联保所引发的资金链断裂现象已经成为困扰当地政府部门的难题。
温州下属辖区金融办人士张明(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经常要下去调研,了解企业情况,为企业制定化解资金链风险的方案。在张明的办公桌上有一摞文件,而这摞文件的最上面就是一份针对当地一家制鞋公司的资金链处置方案,这家公司遇到资金链危机,贷款超过亿元,为其担保的企业也超过十家,其中有几家已经出现问题。
“这家企业其实还算好处理的,属于资可抵债,我们建议它出售一些资产,先活下来。”张明表示,行政手段毕竟有限,也只能基于实际情况,争取银行支持,引导企业互救自救。
而温州房价方面,在民营经济资金链问题持续发酵等背景下,近三年同比连续下跌,跌幅超过30%。当地多位政府人士表示,如何盘活沉淀在房地产的资金是最大难题。
据记者了解,温州中小企业大约有70%与房地产有关系,有的买楼,有的入股投资。地产市场缩水后,影响了企业抵押物的市值,银行会缩小这些企业信贷规模,这也使得 “弃房”(借款人因房屋市值低于银行贷款余额而放弃还款)现象在温州出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7月末,温州各类“弃房”案例595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