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经济“硬着陆”警报未解除
预测者们如此大幅地下调中国中期增长前景预期,其理由看起来也似曾相识:
—中国必须降低信贷占GDP比重的增速,然而这么做却会减缓投资的增长;
—随着投资放缓,工业产能的增速将会下滑,而工业产能一直是供应方增长的主要来源;
—虽然城镇化所需的运输和住房基础建设却已经到位,但城镇化进程将会放缓,甚至会完全陷入停顿;
—金融产业的改革将导致利率升高,并大幅减缓从影子银行流向地方政府及其他国有机构的贷款—直到最近,这种贷款还一直是增长的主要来源;
以上一系列强有力因素,促使分析师们在预测中采取了谨慎得多的态度。这种更加谨慎的预测如今已成为中国中期增长率预测的常态。对GDP的爆炸式增长做过分乐观的外推,结果却未能达到预期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这些例子中既包括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也包括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甚至还包括一个世纪以前的阿根廷。
劳伦斯?萨默斯和兰特?普里切特曾对中期增长率均值回归的强大特性开展过十分有趣的研究。他们刚刚发表了这一研究的最新成果。这篇研究报告中充满了有关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在刚过去一段时间的高增长率,并不表示人们就有理由相信,中期未来的增长率会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升必有降。对于新兴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对于正在摆脱独裁局面的国家来说,这一点尤为适用。
他们声称,对中国来说,整个统计过程的“表象”是,趋势增长率会在今后10年内下滑至只有5%,并在今后20年内下滑至平均3.9%的水平。如今,对于中国的中期增长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市场的最新预期已开始愈发接近萨默斯和普利切特的预测,不过还未达到足够接近的程度。
因此,在评估中国增长率数据时,投资者需要把握好两种趋势的平衡。第一个趋势是,截至2020年,长期趋势增长率可能会从目前的大约7.5%放缓至最多6%(不过这其中还蕴含着许多不确定性)。第二个趋势则是,围绕这一趋势还存在着周期性波动,而中国当局则会试图通过政策调整,抹平这些波动。
金融市场容易感觉到的,并不是长期衰退趋势,而是隐藏在这种趋势之下的巨大周期性波动—也就是所谓“硬着陆”。目前,最新数据并未显示出硬着陆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