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一些受访干部还感叹,申请条件难改,房屋设计不接地气,让辛辛苦苦建起的保障房成了“冷饭”。记者走访中发现,对于廉租房申请条件河北各地对申请条件的调整各异,但门槛普遍卡得较死。泊头市住建局副主任科员孙刚表示,房源充足但申请条件难变,审核后常卡掉一大堆人,没几个户能住进去。
“廉租房和经适房严格限定在五六十平方米,有政策本身的考虑,但基层群众的住房观念里不太能接受小面积住房。”唐山市住建局租赁管理科科长杨长军说。采访中有群众告诉记者,多层还好些,保障房建成高层实用面积小,50平房子公摊掉10多平不剩什么,还不如自己出去租房。
保障房目前入住审核难,清理退出更难也成为实际困难。“唐山廉租房、公租房覆盖人口超10万人,由于信息无法共享,住建部门只能逐个核实,工作量巨大。”唐山市住建局有工作人员介绍,审核工作涉及社保、工商、税务、车管等六个部门,费时费力,此外每年要对申请人进行核查,不符合规定要及时清退,但目前中央和省里政策存空白,清退住户只能申请地方法院强制执行,退租是新生事物,法院也难操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区县保障房闲置(过剩)问题不容小觑,不以受保障群体实际需求而以任务指标下达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资产闲置等不良影响。
因地制宜
货币化政策应尽快上马
为实现中低收入群体实现安居,政府花大力气建设保障房,几年“高速”建设期检验之下,原有政策出现重重困难。
一些干部认为,很多地方楼市去库存压力都很大,2016年确实不再适合强推保障房实体建设,有需求的地方可以同上级部门协调订立指标。此外,应该考虑尽快推行货币化政策以补贴代替。“地方有发放保障房租赁补贴的经验,可考虑推行货币化补贴政策。”
此外,记者了解到,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五年后,可上市交易的环节存在“盲区”。目前,河北多地都有认购已超过五年期限的经适房,除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唐山市已出台具体条例,该以何种方式、扣除收益部分多少,其他地方手足无措。这种情况不仅在河北,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实操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
石家庄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李水源表示,保障房建设可考虑因地制宜。一般的三四线城市,经济不太发达,与北上广深等部分经济、人口体量大的一二线城市情况并不相同,建设保障房的压力大。此外,一些政府存在短期行为,只考虑本届任职期间的财政收入,又不愿意建保障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都导致了保障房工作出现现在的困局。
有分析师也建议,从建造规模、到具体层面上如申请条件、面积、格局等,取消全国“一刀切”。商品房和保障房供需有自身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才好尽快消化。
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应该尽快协同建立个人诚信系统,同时调整审计标准。基层干部希望能够协调建设个人诚信系统,这样将有利于保障房后期核查工作。将各部门审核的要求统一纳入系统,审计工作也方便开展。
记者调查还发现,按照现有审计要求,一些患大病、真贫困、无住房的群众,因开一家小食品店,审核后就不能申请住房。这部分人群既要坚持政策、还要兼顾人情,基层干部操作中非常为难,希望审计工作相应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