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一席话后,引发外界对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转向的讨论。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前海传媒日前专访了建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宏观研究主管崔历。
崔历此前在政府部门香港金管局工作过,更早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同时还任职过全球最知名金融机构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她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
前海传媒: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现在部分地区产生了一定社会问题?
崔历:我觉得一个是市场化的兼并,这一直都在做,不过兼并重组不一定能去产能。去产能有一个周期,到了行业底部,亏损企业就会退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担心失业问题,增长问题,这可以用财政的方法去补贴,比如说给一次性的补偿,之前也这样处理过周期性问题。
如果不是这种,也需要其他方式去补偿。所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优异的解决方案。兼并会涉及行业本身整合,它可能本身并不是去产能的问题,这里面政府可能也需要有总体规划,这个行业已经很过剩了,大概的产能目标是怎么样的。
可能是市场与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只是市场力量,过剩的问题会延续更长时间,因为有些企业已经过剩了,但现金流还是正的,还会继续生产,这种情况下,可能对个体企业是最优决定,但对整体行业来讲,会继续增加过剩。因此,需要政府补贴,促使行业过剩企业退出。
前海传媒:房地产库存问题,您怎么看?而且今年一段时间一二线城市价格联动上涨很大?
崔历:房地产还是很分化。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有些被称为潜二线城市,地价不是涨起来了,销量也比较猛,这个去库存是很见效的。但是三四线城市以及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大部分还是过剩的,库存还是很高。
中长期基本面应该没有太大变化,房地产分化状况,在一个正常的货币条件下,除非是特别特别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常来说,房地产还是分化的市场,还是有它的基本面,包括由收入增长和人口增长来决定,还会一个两极分化的情况。
前海传媒:那这种分化,会不会引发三四线城市风险较大?
崔历:价格跌的比较大应该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房子都不是贷款买的。大部分是用来作为储蓄的工具,或许是自己直接住的,那么和西方那种房价掉了以后赶紧卖掉还银行钱的这种不一样。
所以,这个风险应该不大,或者说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前海传媒:今年而言,您认为中国经济中潜在的风险是什么?
崔历:我觉得通胀是一个比较被人忽略的风险,一般而言,信贷周期往上走的时候,通胀都会随之而升,虽然4月份的信贷数比较弱,但很多是临时因素决定的,如果把第一季度放进去,其实信贷量还是很大的,再调整下债务置换的因素,信贷还是很大,所以未来的政策态势很重要,现在货币政策边际效应已经有些收紧了,至少流动性方面是这样。
财政政策包括基建建设相对还是比较强劲,如果下半年有转向,通胀问题就不大,如果下半年没有太大转向的话,信贷周期继续往上走,那我觉得通胀,特别是CPI的通胀是特别大的风险,中国经济是CPI往上走,PPI往下走,这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所以是结构性问题,如果用宏观的政策去想把PPI拖住,那会面临CPI继续往上走的风险。
因此,这就需要用结构性改革的方法去解决PPI往下走的问题,而不是用需求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