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不仅只有三坊七巷之系列二十
中国第一位海军轮机中将
陈兆锵浩气濡染后人
“冠带今螺渚,诗书古颖川。”
从螺州陈氏,不仅走出了陈宝琛、陈岱孙这样的文儒大家,更有科研英杰代代辈出。陈兆锵,正是我国首位海军轮机中将,其浩然正气、在所不恤,为新中国的船舶科研创新而立下卓著战功。
中国船舶科研先驱人
陈兆锵(1862~1952)字敬尔号铿臣,系螺洲人。他自幼聪颖敏慧,6岁在“明伦堂”就读私塾,14岁考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业生涯中,均列前茅。
1883年开始,他供职于北洋海军,历任定远舰二管轮、大管轮和定远舰总管轮。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陈兆锵随舰英勇奋战,调度指挥有力,在炮火纷飞中,先后重创数艘日舰,又与“镇远”号一起掩护舰队安全退守旅顺,立下大功。
1896年陈兆锵以突出表现被派赴英国,学习新式舰舶制造。宣统二年,为海军部舰政局局长。民国元年,以少将衔,首任江南造船所长,仅3年,制造各类舰船89艘,总排水量达17074吨,成绩卓著。民国4年,陈兆锵晋升为轮机中将,调任福州船政局局长。民国5年又督办福州制造学校和海军学校,民国6年创设海军飞潜学校,并兼校长,第二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接着又制成教练机、巡逻机等4架及军用飞船2艘。北洋政府以其“培育英才,创造军器,督察有方”,为他“授勋五位”。
重修昭忠祠 纪念百年文化
马尾昭忠祠,是陈兆锵给福州留下的一处珍贵文物。
位处福州马尾区马限山的昭忠祠,为1886年悼念甲申中法马江海战中的死难烈士所建。然而历经岁月,年久失修,堂毁祀废。1920年,时任福州船政局局长的陈兆锵,倡议重修昭忠祠,并将甲午海战牺牲的福建籍官兵灵牌列入置祭。陈兆锵不但带头捐款修建,还为昭忠祠、烈士墓撰写《重建马江昭忠祠》碑文和《甲申、甲午两役烈士合祀忠祠》碑记。
1961年,昭忠祠成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不仅只有三坊七巷
陈兆锵一生历经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为培养我国科技人才、海军建设等作出了杰出贡献。退休后,他更热心乡梓公益教育事业,营救爱国学生,晚节尤坚。
众所周知福州三坊七巷名士聚居,自古走出不少流芳百世的名臣高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然而,福州不仅仅只有三坊七巷,溯源拾英,螺州的千年历史中,如陈兆锵这样的传奇志士世代辈出。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他们灼灼其华,灿若星河,成为螺洲文化耀世的厚重底蕴。
正如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先生所言:“古镇古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名片,是全社会的文化遗产。”2016《仓山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中,政府尤为关注螺洲古镇对于文化传统的承袭,提出螺洲将依托保存完好的帝师文化、螺女文化、书院文化及温泉资源、水岸景观资源,打造水乡生态与休闲文化并举的螺洲古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