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组蓝城 绿城中国整合代建业务
6月27日,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重组蓝城,宣布向绿城中国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宋卫平等股东方收购蓝城代建业务,同时将蓝城其他业务出售予宋卫平。
当前绿城中国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拥有房地产业务,主要从事物业开发,以中高收入人群为目标客户。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脱胎于绿城,主要从事建设管理业务(即物业发展管理及咨询业务),还从事养老、农业及城镇建设相关的其他业务,以及与建筑科技、景观装饰设计及营销经纪有关业务等。绿城中国通过绿城房产持有一定比例的蓝城股权。
根据公告内容,蓝城的股东拟透过公司分立及存续的方式分拆为两家公司。重组后的“新蓝城”将主要从事建设管理业务,并将接收与该项业务有关的资产、权利、负债及雇员;原有公司“蓝城”,将主要从事其他业务。
截至6月25日,收购协议及出售协议已经订立。据此,绿城中国将透过香港附属公司向其他股东收购新蓝城余下股权,并将于重组后透过绿城房产向第一交易方(即宋卫平)出售重组后蓝城35.4%的股权。
据悉,绿城中国将进一步实施新蓝城与已有代建业务的整合,整体做强代建业务。简单而言,代建业务随分立拆分至新蓝城;非代建业务(农业、养老、小镇建设)则保留在蓝城。收购完成后,宋卫平仍是绿城中国董事会联席主席及执行董事,其持有的绿城中国股份保持不变。绿城中国相关人士表示,此项交易将有利于分别系统整合绿城中国、蓝城集团的优质资源,进一步理顺绿城中国各业务管控体系,打造混合所有制企业,同时有利于蓝城集团集中精力发展其核心业务。
作为绿城集团创始人,宋卫平主张把绿城打造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直在推进绿城中国业务管控体系优化调整,赞同将蓝城代建业务与绿城现有代建业务进行合并。他希望通过发挥绿城中国综合竞争优势,打造“后房地产时代”的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
2014年12月,绿城中国引入中交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2015年6月中交集团增持为绿城中国的第一大股东,绿城中国也借此成为行业内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绿城中国总裁曹舟南表示,宋卫平仍是绿城核心,将继续在公司未来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经历“融绿股权之争”之后的绿城中国,近两年业绩一直未能回到巅峰时期水平。今年前5月的业绩显示,截至2016年5月31日,绿城集团累计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8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69亿元,当中归属于集团(包括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权益金额约为人民币190亿元。
6月22日,元大证券(香港)发布针对绿城中国的研报显示,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或将导致绿城中国2016-2017财年毛利率下滑。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绿城50%以上的土地储备位于三四线城市。“2015年公司开始打折促销,以消化在低层级城市的存货(例如陵水和义乌),这可能进一步拉低其毛利率。2015财年绿城毛利率仅为20.8%,低于在港上市的18 家主要地产开发商毛利率均值24.7%”。
该研报还认为,绿城中国在高层级城市的扩张可能推高负债率。绿城计划2016财年投入人民币75亿元购买土地,该金额较2015财年的36.75 亿元约翻一番。预计购买土地主要集中在15个重点城市,如上海和杭州。
考虑到一些城市土地市场已有过热迹象,且绿城目前负债率较高,该机构认为绿城中国2016财年激进的拿地策略风险较大。数据显示,2015财年末绿城净负债率(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永久债券)为124%,远高于行业均值(均值:87%)。
兴业证券的研报则更为悲观,该机构高级分析师鲁衡军今年4月份指出,绿城中国2015年业绩大幅倒退。2015年,绿城中国营业收入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7%,毛利同比减少33.3%。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8.13亿元,同比减少60.7%,核心净利润为10.33亿元,同比减少53.8%。鲁衡军认为,绿城中国因前几年在产品设计、土地收购上的策略失误,延误了发展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