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教育 > 学校思政 > 学校动态 > 正文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把非遗“装进”暑期实践学生的心里

2021-08-25 08:38   来源: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责任编辑:王晓瑜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泉州有多少非遗,就有多少非遗传承故事。传承中,有哪些困难,又有哪些是当代大学生能为非遗做的呢?

近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开展“寻非遗 传匠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5名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学生,顶着炎热的太阳穿街走巷,开启了探寻泉州非遗的传统文化之旅。活动由该校通识教育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和品牌传播部共同举办,在一周时间里,同学们探访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及江加走木偶、南少林五祖拳、花灯、南音等各类非遗项目,并用他们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这些遗项目和传承人的风采。

7月13日,同学们来到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内有48项非遗项目。其中,有被称为民间瑰宝的传统美术项目、有具有浓厚风情的闽南民俗文化,还有匠人世代传承的技艺结晶。同学们尽情遨游在这文化长廊之中,感受到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叹于泉州历代匠人精湛的技艺和伟大传承精神。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丁聪辉馆长介绍,在非遗传承中,泉州有很多有才华、有情怀的文化人,他们时时保护着泉州文化的根。

7月14日,同学们来到鲤城区东边巷一处古厝,探访江加走木偶的传奇。这里是江加走木偶第四代传人黄雪玲的工作室。她的父亲黄义罗,是木偶大师江加走儿子江朝铉的弟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自幼,她就和姐姐黄紫燕跟着父亲学做木偶头。自她懂事起,印象中,父亲每天都在刻木偶头,直到心脏病突发,他的手中还拿着刻刀。2015年,父亲黄义罗突然离世,之后一年,她决心设立木偶工作室,用一生传承父亲木偶头制作技艺。黄雪玲说,“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匠心,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同一天,同学们还来到泉州少林寺,见识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祖拳。泉州少林寺副寺兼衣钵、武僧团教练释理诚师父向同学们介绍了五祖拳的历史发展与传承故事。同时,少林武僧们轮流上场表演了五祖拳,并进行现场教学,让大家亲身体验五祖拳的应用,在活动中,大家不仅了解少林武术的奥秘,还明白中华文脉的传承需要每一个人来共同接力。

7月15日,十几名师生来到鲤城区泉府印象·三道行艺术馆。这里的古街把木偶、陶瓷、茶叶、香艺、刻画、花灯、服饰、雕刻等文化名片,以店铺的形式集中展示,再现了宋元鼎盛时期的集市街景。行走其间,可以细细领略闽南非遗的魅力所在,透过这些符号去探寻那一份历史人文的传承和流淌在城市里的脉搏。泉府印象·三道行艺术馆经理郭静向同学们娓娓讲述了艺术馆的一物一品,身为北方人的她却时刻坚守闽南传统文化,这让在场的人肃然起敬。

7月16日,同学们来到晋江市文化馆,探访南音传承的故事。68岁的郭玲玲是南音非遗省级传承人,是土生土长的晋江人。她出身于南音世家,爷爷、伯伯、父亲都跟南音有很深的渊源。8岁时,伯伯教她唱南音,开启她的南音路。从此,南音一直伴随她。出嫁时,父亲亲手制作一把琵琶给她当嫁妆,上面写着“继文”两字,“这是父亲希望我能继承爷爷的南音技艺,也是父亲对我的爱,希望我在南音这条路上继续传承下去。”如今,身为南音非遗传承人的她,看到南音在晋江发展得很好,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走进了百姓家,心里倍感欣喜。“南音传承不易,多少代南音人都是用一辈子的奉献,来坚守南音艺术,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喜欢南音、传承南音。”

7月19日,同学们来到泉州少年宫二楼,探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应鸿和他妻子黄丽君的提线木偶传承班。培训班里有小学生、中学生,还有一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大二学生。伴着蝉声,他们一手拿着勾牌、一手拨拉丝线,在老师的口令下不断操弄着一个个木偶。从艺数十载,最让陈应鸿老师难忘的是他老师杨度临终时的一幕。当年,杨度大师已经病重,气息很弱,但他拖着病躯,最终坚持把全簿《目连救母》里的《三藏取经》用口述录音的方法保留了下来。“当时他老人家已经病得很重,但坚持要口述录音,这连他的家里人都不能理解。但他说,如果不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他就是个罪人,死后就没有颜面去见他的师父。”陈应鸿说,杨度老师的这种精神正是一位老艺人深入骨髓的文化自觉,让人动容。

美好的“非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它们在一次次的探寻中,已经深深“装进”了同学们的心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