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回乡祭祖、缅怀先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近年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等各种文明、低碳、绿色、生态的现代祭祀方式逐步兴起,但是,焚烧祭品、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现象在个别地区仍然存在,各种奢侈、奇葩祭祀品的出现,让清明文化充斥着庸俗的气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不利于文明理念的传播。清明是弃陋俗、倡新风的关键节点,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缅怀英烈、感恩先人的同时,顺应时代要求,带头破除陋习、倡树新风,将破旧俗与立新风结合起来,发挥清明“传递亲情、传承文化、展示文明”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民风社风,让移风易俗在无声中深入人心。 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摈弃陈规陋俗。很多人都意识到老旧的清明祭祀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困扰,对这些不良行为深恶痛绝,绝大多数人都希望破除这些陋俗。在这一趋势下,党员干部不应该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是要勇于站出来,正确甄别习俗与低俗,顺应民意,冲破传统陋习。党员干部要从自我做起,旗帜鲜明地摒弃陈规陋习,教育引导亲朋好友及邻里乡亲更新观念,转变思想,自觉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 以倡树时代新风激活传统文化基因。革除陈规陋习的同时还要树立起时代新风,在古与今之间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形成文明新风尚。清明节传承了2500多年,凝结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包含着国人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承载着中华民族敬重先祖、心怀感恩、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党员干部传承好清明文化的内涵,就要带头倡树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祭祀形式,通过植树绿化、敬献鲜花、祭奠先烈等现代方式寄托哀思,也可以借祭扫的机会举办家庭或家族聚会,重温家训,回忆往事,交流思想,增进感情,以文明、科学的方式告慰先人,用真心实意的感恩追思故人。党员干部只有贴近生活,让清明祭祀的形式回归到清明文化内涵的本真上,树立起清风正气,才能保持清明节的生机和活力,让文化清明逐步走进百姓心中,真正成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赵娜娜) |
相关阅读:
- [ 04-06]法律不能迁就于风俗
- [ 03-30]领略清明风俗,领会传统文化——福大学子赴上街星光小学支教
- [ 03-19]社区公益课堂开进厦外分校 了解各个国家风俗人情
- [ 02-16]连江放水灯祈愿风俗源于唐代
- [ 02-10]长泰传统村落上演“元宵点灯”风俗 共赏花灯祭祀先祖
- [ 02-10]别把“无事酒”只当成个风俗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