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每年6月7到9日是高考时间。过了这个时段,高考也就结束了。但对于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来讲,如何看待考试成绩,如何对待考生,如何做好高考的善后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堪称为另一场“高考”。 高考既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更是考社会。笔者有位朋友,去年因为儿子参加高考,日子过得有点烦。先是在考试前让孩子如何复习问题上同妻子发生争执,他主张战前放松,让孩子多玩会儿,妻子强调时间宝贵,多学会就多一分把握。后来又在报考院校上同孩子产生矛盾,他主张保守些,孩子决心冲一冲。结果儿子心理负担过重,临场发挥失常。朋友感叹:这心算是白操了。 这位对朋友的苦恼,反映了一些考生家长的心态,折射出社会上一种带倾向性的问题。上大学难,也算是中国特色。应届高中毕业生多,大学教育资源有限,都想上大学,尤其上名牌大学,矛盾自然很突出。这是造成家长、学生闹心的客观原因,谁也不能否定。但从主观方面讲,也有个思维方式和心态问题。近年高考报名人数约逐年减少,而平均录取率却日益提高。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大可不必被高考折腾得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望子成龙,期望孩子考个好成绩,进入重点或名牌大学深造,将来有个好工作、高收入、大作为,乃人之常情。孩子有这个实力,临场发挥出色,考出理想的成绩,当然可喜可贺。万一发挥失常,考得不够理想,也没必要唉声叹气,悲观失望,对孩子更不能数落埋怨,讲些气头上的话,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伤孩子的心。走向成功不只一条道路,衡量人生价值不只一种尺度,把孩子一生的命运寄托在一次高考上,显然是不正确的。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充分证明,二三类本科乃至大专职高同样出人才。有作为不在学历高低,也不在做什么工作,只要立足现实,勤学苦干,都能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人们对高考过度重视,还在于对子女的未来放心不下。其实社会是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更是以加速度向前发展。我们的父辈没有预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也难以描绘出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图景。可以肯定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生活越来越美好。 愿高考过后,考生、家长和社会在新的“高考”面前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卷。(艾立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