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走红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情理之中。随着国内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成熟,纪录片的制作水准也在持续进步,同时观众在对影视剧产生审美疲劳后,也会对过去不太关注的纪录片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很自然地掀起了一股纪录片热潮。不过由于起步较晚,且市场培育仍算不上成熟,纪录片在与影视剧的角逐中依然落于下风,要想持久吸引观众的关注,纪录片还得从多方面继续努力。 纪录片要坚持品质立身。纪录片相对于影视剧仍属于小众艺术,主要是靠有品质的精良作品才能够吸引观众,从而形成爆款,这是纪录片的立身之本。纪录片不等同于消费品,内容完全依托于现实而非虚构,因此要始终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拍摄、制作等环节,都要聚焦于观众的兴趣点,只有抓住观众的心理,让他们既能够在美学上得到享受,又能够在知识或情感上得到收获,才能让观众满意。 纪录片要坚持创新形式。纪录片比影视剧的形式更加灵活,要始终把握住这一优势,不断创新形式,让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惊艳感受。正如2018年新晋走红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纪录片的成功,除了国宝这一题材吸睛之外,5分钟1集的播出方式和俏皮可爱的文案都让观众很有新鲜感。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偏年轻化,年轻人对有创意的东西更感兴趣,纪录片要倾向于满足年轻人的喜好,在内容上避免冗长和说教,在表达上要贴近年轻人的语态,在形式上多给人眼前一亮的新奇感,这样才能牢牢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 纪录片要善于拓展产业。纪录片市场的开发仍处于初期,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周边业态的形成还不充分。纪录片不只是做内容,还要及时跟进市场的反馈,加快对周边产业的开发与培育。出书、拍电影、制作手游、文创产品、艺术展览等都是可以粘合的业态,只有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才能让纪录片的影响力更持久,商业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挖掘,从而吸引更多资本的进入,为纪录片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纪录片是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现象级的纪录片往往就是以传统手艺、国家宝藏、人文地理等为题材,有助于增强观众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也能够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迎来新的生机,只要能够坚持用品质说话,中国纪录片必然能够闯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