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则消息,相信怒的不仅是武汉大学的师生,还有心疼樱花的社会公众。如此难得的时机与美景,本该得到倍加的珍惜与呵护,但还是难逃“花式摧花”的厄运,令人惋惜。 其实,年年到访的赏花者队伍中,都会有不文明现象发生,而这种情况也不止武汉大学存在,全国其它景区也是一样。不文明旅游的现象和行为看似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的存在,但这种常态是一种“病态”,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人的素质,从而治愈这种病态,使我们整个社会的肌体健康而富有生机。 随着清明将至,从上周末开始,各地陆续迎来了祭扫高峰。加之小长假,外出踏青、旅游的人数也有有所增加。节日加假日,进一步加大了对文明的考验。 清明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祭祀扫墓的习俗。放鞭炮、烧纸这类传统习俗虽然能够表达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对先烈的敬畏,但却存在污染环境、易致火灾等安全隐患。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易滋生低俗、攀比、作秀等不良社会风气。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既要古为今用,更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摒弃和革除陈规陋习。传统的东西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保持鲜活、富有生机。如今,网上祭拜、电子蜡烛和鞭炮、敬献鲜花等更加文明、时尚的祭祀方式已经越来越为现代人所接受,这是一种好的趋势,值得推广。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赶上清明小长假,出行者自然会增多。每到这个时候,文明旅游问题就成了一种“美丽的烦恼”。好景色、好风光、好天气、好心情,千好万好都需要靠人们的文明好习惯去营造和维护,否则,再好的景致也会被破坏。近些年来,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度假的一种时尚方式,而各种不文明旅游行为的频频曝光,也使人们看到、听到、感受到了文明对于公民个人和整个国家的意义所在。因此,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个人,都普遍加大了对于文明旅游的关注和重视。人们的文明理念有所提升,相关的政策措施日益完善,都有助于“中国式旅游”的旧貌换新颜。 文明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让自身受益的。因此,不止在节假日,我们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进行习惯养成。自觉尊重秩序、尊守规矩,就是对文明的尊重,更是对自身尊严的尊重和维护。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