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的署名文章,对一些网络媒体文风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提出了批评。文章指出,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文章强调,部分网络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 “跪求体”“哭晕体”指的是当下一些网络媒体比较流行的一种表达方式。原本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词语,变成了一些网络媒体吸引读者眼球的手段,浮夸荒诞的文风实在让人读来大倒胃口。 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只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充分的表达权。但是,网言网语的使用也得分清场合和情况,不应该为了眼球效应而在表达上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如果打开互联网,满眼都是“跪求”“哭晕”,再贴切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甚至还有厌恶之感。 我们并不反对在语言表达上大胆创新,因为创新才会让语言更加有活力、有朝气。但创意或创新的表达也要守一定之规,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摆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势,这样只会败坏文风,让人生厌。真正吸引眼球、引发网友普遍关注的,都不是依靠玩弄文字而制造的噱头。网络媒体“圈粉”靠的是洞察传播规律之后的新表达,而不是文字上的新花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文如其人”。网络媒体上出现的所谓“跪求体”“哭晕体”,看起来是一种表达上的创新,而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些网络媒体从业者或自媒体作者对语言文字过于轻佻的态度。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的年轻化和开放性决定了其在语言使用上具有一定的灵活度,但是也不能信马由缰,必须有正确的表达方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