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也是维系文明传承不息的重要手段,历史上的很多伟大人物都有读书不辍的良好习惯。现代教育中,也绝对不能忽视阅读的重要性。新的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中,都增加了阅读名著的有关要求,但怎么读才正确、才有效,考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既要避免沦为形式,也要防止盲目崇拜权威丧失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真正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校应试化思维还根深蒂固,把阅读视为考试答题的工具;有的学校则以篇章化、段落化教学取代全文阅读,催促学生速读、快读,不讲究质量;还有的学校把阅读与其他教学杂糅,在阅读中注入太强的功利性……凡此种种,均是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巨大损害,倒了学生阅读的胃口,最终效果自然就不尽理想。 客观来说,在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学校目前很难拿出非常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专门进行阅读,但这并非阅读的关键,学校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能在饱满的阅读热情中得到收获。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育中能够把握好方式和尺度,过程和结果评价的方式可以更加丰富,不要仅流于“分析中心思想”“写后感”,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思维、视角和方式出发,畅想阅读体会,感悟所思所得,方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收获。 阅读是构建对世界理性认知,塑造严谨、深刻、全面看待问题的基础环节。阅读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眼前的学业成绩,更贯穿影响于整个人生。阅读与学习并没有天然的矛盾,即便学业再紧张,如果能够让学生每天坚持抽出一定时间,哪怕是十来分钟,让他们抛掉应试教育的束缚,随心所欲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本去进行阅读,长期积累下来,也能够达到由量到质的显著收获,而这将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能够成为他们人生大厦最稳固的基石。 阅读就该放孩子们自由飞翔,不要人为地套上枷锁、设置障碍,不要让阅读沦为无趣化的段落分析、篇章大义。让孩子自己读、自己想、自己思考与感受,才是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