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33岁男子常某,将初中老师张某拦在路上抽嘴巴,还发视频炫耀,自称因当年家里没钱没权被老师欺负。栾川县官方向媒体记者证实了此事,日前常某已被警方抓获。打人本来就不对,理应为此付出代价,但透过报道,尤其是“事情发酵后,有十多年没联系的十多个同学愿意为常某做证,证明张某曾在课堂殴打他”,还是能得出不少启示:教育和许多事情一样,亦是互有因果、有缘有根的。今天种下什么籽,明天会发什么芽,面向学生的教育,无论怎样都会留下印记,最终结局如何,时间自会公布答案。 换而言之,教师的教育行为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学生,是像新闻所报道的“任意欺负践踏尊严”,还是展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一面,体现了教育方式的不同,更体现了职业素养的高下。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应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做的是面向未来的工作,牢牢记住立德树人这一职业使命,尽管经常会遇到各种顽劣任性、调皮捣蛋的学生,但只要对学生有爱心有耐心、不抛弃不放弃,即使学生当时不理解不领情,等到长大成人、为人父母那一天,他们一定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与高风亮节。 相反,如果当教师只为了谋生,教育变成了管教,一心想让学生听话,动辄体罚学生,那么既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职,也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更难以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其实,面向未来之所以应该成为每位老师铭记的关键词,就在于教育具有提升素养、改变心灵的魔力,唯有教育能谱写浪子回头、点石成金的佳话。教师为人师表,多为学生未来着想,为其勾画成长蓝图,学生的感恩一定不会缺席,也终会印证凡事有因果的朴素哲学。 教育的因果,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也体现在亲子之间。小时候如果没有立足孩子的长远发展,让其走向自立自强,而只是让其不吃苦少受累,活得舒适快活,若干年后势必要吞下苦果。哈尔滨的刘女士就尝到了个中滋味:孩子从小疏于管教,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自学意识未养成,18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 猝不及防的拳头也好,货真价实的“巨婴”也好,都给教育者提了一个醒:教育的价值在于为孩子奠定精神底色,在于从小让孩子完善知识结构、拥有自学自主能力,养成正确的“三观”,成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合格建设者,这考验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更与教育者的教育观紧密相连。每个孩子心里实际上都有一笔账,是记恨还是牵挂,是怨怼还是感念,与教育者当年当下埋下的种子有关。如果每位教育者都能放眼未来,为孩子人生发展筹划,为其未来着想,一言一行春风化雨,一举一动润物无声,终会迎来孩子的念念不忘,在学校里如此,在家庭中也是这样。 就像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退休教师李远护,4本“爱心笔记”记录她的10年义工路。教书时关爱学生,作为一名志愿服务者,她2009年至今累计参加志愿服务超过7000小时,筹集到300余万元善款帮助他人。像李老师这样用行动书写教育大爱、为未来耕作的人,总能得到更多人的尊敬与赞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说到底是为了育人,好的教育者不见得是教出多少学霸、“状元”,但每个与其有缘的孩子,都会慢慢地打开心胸、开阔格局、踌躇满志。 教育的存在,尽管不是为了赢得尊敬与赞美,但教育者的眼光一旦瞄准未来,就注定与伟大同行。(张贵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