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作为对这一部署的落实,近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三份文件出台,要求加快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要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以预防为主,努力让人民不生病、少生病。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在预防上多投入1元,治疗费就可减支8.5元,并省下1 00元的抢救费。二是积极促进人民增强体质,不断提高健康水平。要做好上述工作,如果主要靠卫生健康系统的努力,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维护人民的健康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齐心协力,全社会形成整体联动,健康中国行动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8%,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造成这个问题的一大原因,是居民整体健康素养偏低,预防慢性病的意识薄弱,吸烟、熬夜、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政府和社会的干预力度严重不足。 就拿如何改变居民不合理膳食来说。目前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不少居民喜欢高盐、高糖、高油,这是诱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有的地方政府组织卫健系统专家编写、印发居民健康生活指南,其中包括健康饮食指导(比如血糖偏高者可以吃什么水果、不宜吃什么水果),免费发放到每个家庭和公共场所,这类做法就是政府预防居民慢病的积极干预措施,值得推广。然而,光靠政府的力量还很不够,毕竟饮食属个人私事,政府不可能管得太多、太深,这时就需要发挥社会的力量,比如单位。单位领导层应当认识到,一支身心健康的员工队伍是单位最宝贵的财富,是单位保障效益、创业创新、永葆活力的根本,应当努力配合政府的工作,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和促进员工的健康。比如,很多公私单位都有食堂,大量员工经常在食堂用餐,食堂就是一个改正员工不良膳食习惯、打造科学膳食环境的好地方。单位除了监管好食堂的饮食安全,还可以通过定期检查、予以奖惩等办法,督促食堂做菜时避免高盐、高糖、高油,同时在食堂明显位置张贴推广清淡饮食的宣传语。日久天长,平时“重口味”的员工就有望在这方面得到改正或者改善。这就是政府不方便做、做不好但单位可以做好同时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除了单位,医院也是推广合理膳食的重要社会渠道。现在不少医院推广“健康处方”,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不但针对特定病症开药,也对患者提出饮食等方面的指导。政府、单位、医院、社区等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案,一起行动起来,形成一个处处倡导包括健康膳食在内的科学生活方式的环境,一个哪怕缺乏基本健康素养的居民,长期身处这种环境,也会耳濡目染,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健康中国的目标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黄琳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