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集美文明网 > 文明观察 > 正文

让非遗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2021-06-16 09:38:11  作者: 文平  来源: 福建文明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宅在家中,也可以足不出户,体验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精彩。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相关安排,今年全国各地举办的非遗宣传展示线上、线下活动多达4100多项,将开启一场以非遗为主题的“国潮盛宴”。(6月8日《广州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将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以此提升广大群众对非遗的认识、了解与保护,营造保护非遗的浓厚社会氛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展示非遗生动魅力,展现中华文化独有神韵。非遗蕴含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被誉为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和推动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非遗实践日益活跃,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基础更加坚实。非遗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艺的传承,关键是文化的弘扬,加大非遗的展示力度,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就是对非遗最有力的保护。

让非遗融入现实,把根扎进时代的土壤里。任何一种非遗的诞生与传承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必然是从时代风貌、生活万千中寻得传承与创新的交互点。非遗不是停留在书本上、展柜中的“死物”,而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是人们智慧、才艺与创造力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直播”等衍生业态茁壮成长,使非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其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了更深入的挖掘,在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中不断激发非遗的生机活力。

活态传承是非遗的活力之源,要保护好非遗的传承实践、传承能力和传承环境。要保障非遗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培养非遗传承人才队伍,增强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荣誉感和职业获得感,提升传承人群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助力非遗回归生活,拓展非遗产业发展空间,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升“非遗+”产品和服务品质。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手段,向广大网友讲述好非遗文化内涵和非遗保护故事,拉近人民群众与非遗文化之间的距离,不断拓宽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的渠道,让非遗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