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集美区 > 集美文明网 > 文明观察 > 正文

偏见可以战胜 团结可以造就

2022-03-01 09:35:33  作者: 李冉  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我们正在北京创造历史!”这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北京冬奥会的感受与评价。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人民迎难而上,举办了一次精彩绝伦的冬奥会,书写了人类奥运史上的新传奇。这是中国人民留给冬奥会的宝贵遗产,这些遗产必将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插上继续飞翔的翅膀。

中国人民书写了体育奥运的新传奇,厚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遗产。在冰雪运动方面,中国并没有先天优势,还存在“冰强雪弱”的项目短板,但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意志。有了执着的精神追求,我们不仅实现了竞技体育的历史性突破,更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历史性跨越。带动中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组织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参赛,这是可以写入史册的历史性贡献。正如巴赫主席所说:“随着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体育比赛的竞技场上是这样,民族复兴的接力场上亦是如此。我们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将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体育事业纳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纳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整体事业中,纳入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中,这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继承和弘扬。

中国人民书写了和平奥运的新传奇,赓续了以体育促和平的奥运传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呼吁:“当前,世界需要一届成功的冬奥会,向世人发出明确信息,即任何国家、民族、宗教的人民都可以超越分歧,实现团结与合作。”面对将体育政治化的逆流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刻影响,中国人民用一次经典的和平奥运向世界证明,私利是可以摒弃的,偏见是可以战胜的,团结是可以造就的,合作是可以开创的。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巴赫主席不禁说道:“你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和平,是人类的公义,是世界的正义,唯有团结合作才能造就和平。在北京冬奥会这场高朋满座的盛宴上,写在邀请帖中的主题便是团结合作、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深刻诠释了“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是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案例,赓续了奥林匹克运动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的历史传统。

中国人民书写了人文奥运的新传奇,留下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奥运佳话。谷爱凌装备上的中国元素、运动员直播里的中国美食、各国记者报道下的雪后长城、走红网络的冰墩墩、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影像、闭幕式上的中国结,无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亮标识。冬奥会遇到中国年,在立春时节开幕,在雨水时节闭幕,全程蕴含着浓郁的文化味,洋溢着热烈的人文情。北京冬奥会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镶嵌在奥林匹克殿堂上,这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贡献,深刻诠释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担当。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赛场上,我们不仅要拿竞技比赛的奖牌,更要拿道德风尚的奖牌。只有摒弃文明的狭隘与偏见,做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才能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大道阔步前行。

中国人民书写了绿色奥运的新传奇,翻开了人类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北京冬奥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届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使大型体育赛事低碳环保与精彩规范的完美融合变成了现实,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性贡献。秉持绿色、节俭、环保的追求,中国人民建设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基础设施,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矗立于山脊之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蜿蜒于山谷之间,首钢滑雪大跳台腾空于老工业园区之中。山林映场馆,赛在自然中。绿色冬奥的成功举办,既是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晶,也是中国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更是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的信念使然。可以说,绿色奥运的开启,是对世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回应,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深刻表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体育运动在中国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作者:李冉,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