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兰州,公共场所台阶旁的坡道、商场里老年人专用卫生间,以及逐渐完善的盲道……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持续推进,残疾人、老年人出行的“坎坷”减少了,改善的“小细节”中无一不体现着城市的温情。(4月9日 中国新闻网)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极大便利了残疾人和老年人群体的出行和日常生活。但也应看到,各地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无障碍环境建设重城市轻村镇、重硬件设施轻软件服务等。有这些问题存在,就不能很好地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因此,各地要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统筹规划、均衡推进,让爱“无碍”传递,温暖更多的特殊群体。
无障碍环境建设要统筹规划,既重城市,也重村镇。近些年来,各地重点推进了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而村镇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和投入却相对较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一个都不能少,各地要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相关加强村镇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村镇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关心力度,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小城镇建设等不断加大村镇道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公共活动场所以及残疾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让他们共享无障碍环境和社会发展成果。此外,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时,既要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的应用场景,充分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同时也要广泛征求见建议,真正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规划设计无障碍设施,精准实施。只有这样,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才会不断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无障碍环境建设也要积极与数字时代对接,实现信息无障碍。数字时代,特殊群体同样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但是,目前无障碍领域的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却不能有效满足他们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让残疾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也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题中之义。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发推进新技术在导盲、声控、肢体控制、图文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方面的应用;积极推进社交通讯、生活购物、旅游出行等领域手机应用程序的无障碍设计和改造等,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尽享数字技术红利。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各地在建设上不仅要做到城乡并重、“软硬兼施”,更要提高无障碍服务意识;既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维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环境,让社会处处充满“无碍”之爱。(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