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日本频道 > > 正文
福建探索具有“海丝”底色的侨批档案保护开发之路
2021-06-09 09:21 陈楠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亮

侨批展示 省档案馆供图

东南网6月8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通讯员 王帅)明天(6月9日)是第14个“国际档案日”。档案是历史的记录,福建是著名侨乡,自古以来,闽人就有“漂洋过海,过番谋生”的传统,现旅居世界各地闽籍华侨华人有1580多万人,他们留下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档案文献。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档案,就是其中的瑰宝。  

如今,经过档案部门多年努力,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侨批成为福建省华侨文化和福建档案工作的一张“靓丽名片”。福建省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福建省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做深做实侨批档案这篇“大文章”,擦亮侨批文化品牌。

记者了解到,侨批,是侨乡所特有的珍贵历史产物,它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以及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国内家乡眷属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批”是福建方言对书信的称呼,“侨批”也因此得名。侨批档案真实记载了19世纪以来华侨华人迁徙、生存、创业和发展的历程,是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

福建省档案馆党组成员、副馆长马俊凡认为,福建的侨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轨迹是一致的,可以透过侨批看到福建华侨华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参与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华侨大学讲座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庄国土告诉记者,因为侨批本来就是在中国跟外国之间在流通,所以它本身就体现了一个跨国性,跨国性一多了以后,它就变成一个世界性,通过这个信件,还有钱款的流动,将中国跟侨居国的信息全部串在一起,产生相互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也从侨乡往外输出,所以侨批存在就是中外文化的一种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也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  

据介绍,侨批档案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在国家档案局、福建省委和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福建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着眼于发挥档案文献“存凭、留史、资政、育人”重要功能,依托世界记忆项目福建学术中心和福建侨批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侨批档案抢救保护、研究开发和宣传推广,让侨批文化走进侨乡、学校和海外社团,先后赴美国、日本、新西兰、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等国家巡展,有效地发挥其在传播中华文化、凝聚侨心侨力、促进人文交流以及提升社会公众保护意识的独特作用,受到海外华侨华人的欢迎,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

马俊凡说:“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华侨华人在观看侨批展览的时候热泪盈眶,非常激动。他们从这些侨批档案看到了家,看到了这种人和人之间最普通的一种情感,而且是最真实最真切最深厚的一种情感。”

据了解,早在2008年开始,福建省就启动了侨批的“申遗”工作,成立申报领导小组,并组织全省侨批档案摸底调查,侨批的搜集、研究、保护、数字化等工作也同步展开。2013年,由福建、广东两省联合推荐,国家档案局申报的“侨批档案”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有关专家表示,侨批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度之间人文交流和融合的史实,它的世界意义、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对于福建而言,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福建省各级档案馆现有馆藏侨批档案数量8万多件,其中,省档案馆馆藏5万多件。近年来,在国家档案局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以侨批申遗成功作为新起点,福建省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侨批档案保护开发和宣传推广路子,建立“档案部门为主体、多方协作、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取得良好成效。  

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档案局交流合作司负责人王红敏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不仅证明了这些档案资料独一无二且意义重大,也使世人了解到,华人华侨作为国际移民的一分子,对19世纪和20世纪国际开发,以及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和政治交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东南网日本站地址:東京都台東区台東4-7-6新星ビル8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