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海西之路》特刊推出后获得读者的认可和省委的肯定,由此引发如下思考:
一是宏观层面上。
1、把握新闻宣传重心的节点,抢占先机
科技发展带来对世界认知的变革,信息渠道和信息终端多样性,给予受众更多的选择。正因如此,权威与公信,被传媒界摆上从未有过的重视高度。党报的时政报道,历来被视为权威性的“风向标”,但时政报道不能仅局限于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更重要的是从中体现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以及大政方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说,一个时期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必然是党报新闻宣传的重心,而这一重心的关节点,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不能平铺直叙,不能聊以应付,而是要精心组织,抢占先机,要浓墨重彩,求质求效。海西战略的提出并实施,经历短短的五年,已经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党的十七大之后,省委提出要把海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福建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就是年终岁首之际福建日报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特刊的推出,正缘于敏锐地抓住这一节点,对于海西建设的成效和经验的总结,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攻坚克难应对挑战的信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张党报,能否善于把握新闻宣传重心的节点,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以报道的权威性、前瞻性来提升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指导性,是提升党报生命力、战斗力、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海西战略实施5周年,无疑是节点,但泛而言之,国际、国内重大活动或事件,不管是可预见的还是突发的,同样是新闻宣传的重大节点。比如刚刚过去的2008年,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升天、改革开放30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可谓节点不断,作为省级党报,对信息的采集、选择、梳理、发布,同样要善于抓住事件节点,以独到的思考见解,独特的处理方式,力争胜人一筹,在彰显党报处置重大事件功力的同时彰显党报的影响力。
2、重视新闻宣传的策划组织,创新机制
新闻策划之于媒介竞争的重要,已无须赘言。新闻策划,已从单个新闻选题的策划以求独家新闻报道,跨越到新闻活动、项目的策划。这对策划的组织、落实、人力调配、反应速度、宣传效果等提出诸多新的研究课题。我认为,可从三方面着手改进党报策划薄弱现状:一是老总牵头,从不同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虚拟团队”,成立课题组,从遵循新闻规律出发把握大局,认真调查研究读者需求,力求在一些报道领域或重大报道题材上获得突破。二是依托栏目,围绕打得响又有自身特色的重点栏目进行策划组织报道,做到既出精品,又打造品牌栏目。三是部门联动,最大限度地调动记者编辑的能动性。“科学发展的海西之路”特刊之所以能够顺利推出,是以时政采访部屏山记者站为采写主体,同时得到摄影美术部、记者通联部的极大支持,也饱含要闻编辑部版式设计人员及激光照排车间相关人员的辛勤付出,可以说,是集体力量、智慧的结晶。
二是微观层面上。
1、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选择和解释
在研究特刊报道内容时,蔡小伟社长提出,不要板着面孔图解文件,说大道理,而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力求生动可读,力求百姓视角,形式上要突破常规,甚至可以尝试应用诗歌、手机短信等体裁,不拘一格。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编者的话”改为精炼的短文,置于封面版中,其它各版的主打文章压缩至千字以下,“惠民之温度”版的“初衷不改唯民重”,甚至只有三百余字。这些主打文章经反复修改,提炼主题,做到提纲挈领而饱含情感,大处着墨而气韵流动。同时,海西建设的成就、出台的政策等内容全部从主打文章中剔出,进行挑选、归纳,置于“点击·关键词”、“历程·足迹”栏目中,一目了然,方便阅读。我们认为,表现科学发展的海西之路,既要有战略、政策、成效的“大纲”,以彰显其高度,又要有亲历、见证海西变化的事例,以感受其深度。除封面版外,每个版都精心配发两篇特写,以人物为主体,以故事为载体,具体而微却生动感人,从中折射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无论“大纲”之条理,还是人物之可亲,目的只有一个:让读者阅读特刊时有兴致、有感受、有收获。